小说5200笔趣阁 > 权臣的品格 > 第27章 中书门下

第27章 中书门下


天子回銮,翌日即上朝。

        老贼们究竟是老贼啊,精神矍铄的老臣们,执笏入朝趋走之时都能神情若定、丝毫不喘气儿地咬着耳朵。

        御史大夫谢昶嘲讽吏部尚书陆觎,道:“五衢之路,尽通台省,而自作聪明之人,却喜欢走歪门邪道。殊不知,捷径危险,不如早归去。”【ps五衢之路,尽通台省=就是条条大路通权/力/机/构】

        谢昶系出高门,鲠直孤傲,多少有些脾气,自诩清流风骨。而陆觎能位至如今要职,虽非趋炎附势之徒,却也少不得多方钻营。

        【注1】

        陆觎根本连个眼色都吝啬,压根儿没打算跟他一般肚肠。

        边上的散骑常侍顾复敬却道:“靠些冢中枯骨也就罢了。总比有的靠靠水道,又靠靠旱道的强些。”

        【ps虽然旱道水道低/俗粗俗吧!但是!古代即使是文化人,有的说话就是这么直白、粗鲁粗俗,还有骂人更粗鲁粗俗的。有的朝臣能直接在朝堂上骂街……何况这里还不是朝堂,就是私下爱咋瞎比比就咋瞎比比,骂人非人哉下地/狱全家下地/狱又不是没有。问候对方老爹是垃圾,对方及对方儿子兄弟即满门是垃圾,老妈是贱/妾/贱/婢,都常有之。】

        这便是讽刺谢昶亦是名不副实,尸位素餐。更将其等而下之,与“靠女宠挣门楣,靠结好宠宦而得权势”的趋炎附势之小人,相提并论了。

        【ps古代皇后家族的人,倒还好一点。如果是宠妃,在士族、士大夫、文官、清流们眼里就是很难听的靠“女宠”,位列崇班的三夫人九嫔这种级别的,历史上也被视作“妾婢”,当着皇帝面和贵妃宠妃们家长亲戚面都是这个态度。】

        谢昶冷哼,道:“顾常侍此言何其诛心,得罪我也就罢了,要是传到了杨相国等人耳朵里……”

        顾复敬笑道:“看来谢御史眼里,得罪杨相国可比得罪蔡相要厉害得多呀。”

        这话说的便是杨相国乃是靠女宠外戚,而蔡相则是结好宠宦,三十年宦海浮沉,虽三起三落,却仍旧执掌相权,前后达十六年。

        【ps连蔡京这种级别的,也是要结好宦官才能东山再起、再起、再起,啧啧。不管咋说历朝历代的宦官都是真的强,我觉得中国古代皇后和宠妃们pk宠宦/权宦,在皇帝那边的位置和待遇,真的是很不行。就算是宠妃界名气最大(宠爱值前十都存疑的)杨贵妃是真的没法跟李林甫高力士比,史书上的用词都没法跟李林甫高力士比。】

        谢昶被他此言激得怒不可遏,吹胡子瞪眼,气到极点,怒道:“竖子!竖子!”

        边上的太子詹事贾思衜却是不露声色地提醒,道:“看来还是左仆射会做人,你们就是吵翻了天,也别想让他沾上晦气。”

        众人皆四顾,竟也真的未瞧见刘元晦过来上朝,自知他又是托病怠职。

        谢昶冷笑道:“‘冢虎’之名又岂是浪得虚名。”

        【ps政坛倾轧,官场斗争从来都激烈,就这,开始诽谤了啊。冢虎:文武双全魏明帝时期武将扛把子最后三马食一槽的“司马懿”。】

        贾思衜悠悠地道:“人家能把自己摘干净,就已经是手笔不凡了。”

        陆觎略一思忖,试探道:“贾詹事侍奉东宫,之前‘行宫之事’,可有耳闻啊?”

        贾思衜明知故问,道:“陆吏部以为公卿们会做些文章?”

        陆觎亦明知故问,道:“若换成了贾詹事难道不会做些文章吗?”

        贾思衜闲闲地道:“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陆吏部可想好一二对策啊?”

        陆觎见前面后人回首瞧他们俩,便对贾思衜使眼色,道:“看来蔡相是另有主意的。”

        -

        天子视朝,周贵妃身着冠帔,共辇而进,至阁乃止。【注2】

        帝妃二人相顾欣然,即使二十年常如此,仍是羡煞旁人。天子只是温柔地拍了拍她的手,步入明堂。

        帷幕明晃晃的一角,倏忽就又被放下了。周贵妃吸了口气,只觉人生富贵大抵是真有指望了。然而她恐怕不会想到,这是她第一次送朝,也将会是最后一次有幸候接。【ps皇后梦。】

        人生富贵何所望?

        -

        百官交头接耳,窃窃私议。

        “陛下驾到——”

        “肃静——”

        “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

        天子道:“众爱卿有何奏?”

        御史中丞卫赟率先出列,跪奏,道:“臣,有本奏。”

        天子见他这般态度,不免一怔,道:“卫爱卿何至于此?”

        卫赟道:“陛下,听闻中宫与陛下在蓬莱行宫,似乎有些误会?”

        天子冷冷道:“卫爱卿既是‘听说’,又如何不假思索,便来质问朕。况且,此后宫事,朝堂之上,衮衮诸公该谈论的是国家大事——”

        下一个!

        卫赟执笏再拜,道:“皇后母仪天下,既是陛下家事,更是国之大事。”

        天子淡淡地道:“卫爱卿若再如此疯魔,就叉出去。”

        叉出去!

        能让向来儒雅端方的天子,如此“严词厉色”,也是稀罕事。

        尚书右侍郎王子瑀出列,道:“陛下,臣等惶恐,中外物议如沸,私下窃窃,皆道陛下将行废立之事。臣以为……”

        天子叹道:“朕无此意!”

        众人听此皆左顾右盼,议论纷纷。

        王子瑀却一口咬定天子确有废立之心,振振有词道:“桀纣肆情而祸结,尧舜约己而福延。陛下不该惑于哲妇艳妻,而黜先帝之佳媳。”

        【ps文官言官谏官们向来都是以骂皇帝越狠名望越高。胡搅蛮缠屁事儿不干,就会点骂皇帝的嘴上功夫。晚唐与宋明扯皮的那群就更无语了。

        哲妇艳妻也可以用作“为妾”,而非妻。哲妇在史书中都可以用作“妾”,即后宫聪明狡狯的口舌妇人们。】

        天子脸色不善,沉声道:“谈空说有!王子瑀谤朕,朕何曾说要废立!”

        王子瑀道:“陛下回避中宫,还禁了她的中宫笺表,可有此事。”

        用词“回避”中宫,而非“软禁”中宫——已经够给皇帝脸面了。

        天子道:“昔时,中宫稍稍悍厉不慈,后宫之人见之如见鹰隼,朕每每训教而已。何曾以此为口实,微露废后意?”

        王子瑀见天子并未否认,便抓着了口实,振振有词,道:“陛下此言,看来传言确实是真的。听闻陛下还将李贤妃连夜送回了都城……”

        此传闻确实坐实,卫赟沉声道:“陛下,古今皆知,光武帝无过黜妻,您拿这个道理废后,中书根本就不会有人替你起草诏书。”

        【注:古代别说是反驳皇帝,拿捏皇帝,否决皇帝诏书了。连扔皇帝诏书的宰相们都有……真不是个事儿。

        光武帝废郭皇后,史书史官文人都对此有微词,认为他就是无过废后。“郭皇后怨怼和不慈”是光武帝私人爱恶的一家之言,且并不算能废后的“大过错”。废后=不仅仅皇后有错,皇帝黜妻废后也是“污点”,除非皇后是罪人、大恶人,皇帝才能是清清白白白莲花。】

        天颜微露不恁。

        见卫赟如此强硬,风使舵的秘书监赵伉道:“陛下,不知中宫是何罪过,令吾皇非得担此弃妻废后之污名。”【ps一定是中宫罪过对吧!一定是中宫罪过!】

        尚书左丞陆朏见赵伉这么沉不住气就想来捞这个扶立之功,便啐道:“赵少监言重!岂可冒犯陛下!”

        王子瑀道:“《书》诫牝鸡牡鸣,《诗》刺哲妇丧国。牝鸡司晨者,哲妇鸱枭同。”

        天子沉吟,道:“朕说了,不是废后。朝堂之上自是该论奏国家大事,众卿勿要本末倒置。”

        又瞥过王子瑀,道:“还是众爱卿以为,‘圣上圣度如天地,何所不容’?”

        王子瑀听天子竟然声色俱厉,意图使群臣威服!更是仍要争辩进言!

        这时蔡瀹出来平息此时闹剧,道:“臣以为群贤诸公不该逼迫陛下,陛下未言废后,各位不必杞人忧天。”

        众人顾盼左右,有互递眼色的,有左右窃窃的,更有甚者直接交头接耳,时不时还望向明堂之上的天子。

        何如当日百僚之见梁冀!人人屏息!不敢复言!

        【ps有个专门的典故我忘了,就这样吧,反正就是说他这个蔡相~看起来似乎很有威慑力就是了。】

        事情吵到这副局面,众人哪怕再不明白,如今也是明白了——天子就是纯粹看皇后老物可憎,忍无可忍,不想再忍了。

        ——有心之人自会给天子设法料理。【注3】

        门下侍郎孙芳道:“蔡相此言差矣,蔡相久居相位,恐怕是忘了,陛下诏书可是得经由门下省审核,不是你们尚书省和中书省的一言堂。”

        此时的矛盾,已经从“是否废后”升级到了相权之争、党派之争。

        “废不废后”显然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天子最后打算听谁的——中枢三省,究竟谁的胳膊粗。

        -

        天子见台下吵成一锅粥,便给台下的卢世筠使眼色。

        蔡瀹、卢世筠皆是天子心腹。

        蔡瀹自是尚书右仆射,为国之首相。

        卢世筠却是尚书左丞,算来可是左仆射刘元晦副手。而刘元晦这坐冷板凳的境况,几乎算是被天子提前退休了。

        至于太子舅家杨挺之,不过是担了个这中听不中用的“相国”之位,勉强给点门面,令此掣肘诸相而已。【ps下一章列一下基本官职吧基本参照李唐】

        ——明面上的大事,还是得用卢世筠。

        卢世筠领会,便道:“太子殿下,丰姿岐嶷,睿哲早懋,位在储副之重,应选良人已备储妃之选。”

        王子瑀道:“中宫皇后亦先帝为陛下所择良人。”

        卢世筠更是了不得地来了一句,道:“先帝已误,陛下不可再误。”

        谏议大夫荀瓒质问道:“卢世筠妄人也,怎可如此妄议先帝!陛下未言废后,你出言如此,是何居心?”

        卢世筠振振衣袖,耍赖似的冷哼,道:“你们倒是都知道陛下未言废后啊!”

        几人被卢世筠这句话噎了个半死,几个沉不住气的,更是闹了个大红脸……

        于是——

        天子只好听着他们又吵了一轮,总算是挨够了一个时辰,天子瞧了司礼监杨樊一眼。

        杨樊会意,不平不徐,朗声道:“……众卿家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卫赟赶紧上前拉住天子的衣袖,不停苦谏:“中宫若真有失,陛下不妨直言,若真乖戾不逊,得罪陛下,我等自是不会胡搅蛮缠。”

        天子冷冷地道:“众卿如此揣测朕躬……待你们辩个高下,再来烦朕好了!”

        卫赟仍旧拉着天子的袖子,不依不饶,道:“陛下……”

        天子举眉扬目,到底还是咽下了气,冷淡道:“朕家自有内阁。”

        天子自有内阁(宰相)主事,何烦尔等宵小叽叽歪歪过来托大、逆上、挣名望。

        卫赟泣请:“王者之举动必书,言存起居注,王者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微臣惶恐。”

        天子知其称得上是个诤臣,也稍稍和颜,道:“行吧,看来卫爱卿是打算与朕一起用膳。”

        -

        -

        天子拉着卫赟步入内帷,只见一冠服丽人正在候接天子下朝。

        卫赟登时就明白了,道:“果然,陛下意在后宫?”

        天子不置可否。

        卫赟直言,道:“贵妃才地高华、位列崇班,却也不过帝后左右侍奉者。王者不以妾为妻,若使人伦之序颠倒,窃为陛下忧。”

        天子面有愧色,良久不应。

        【ps这就完事儿了?历史上想要废后立爱,就是路人大臣一句话,就没下文了。

        而且历史上废后立爱也极其极其极其少。

        汉灵帝废宋皇后是太监们撺掇废了不合帝意的宋皇后。汉灵帝立何贵人是太监们撺掇立了合帝意的何贵人。

        明宣帝立孙贵妃是因为孙贵妃生了长子,且长子立了太子先立了太子,她是贵子母、太子母,才有口实废后立她。

        古代就没见过“一个”皇帝是纯废后立爱的。武后能上位,也是高宗再三坚持。且还是因为生了儿子。不然卑微家世、卑贱宫嫔,凭什么母仪天下?

        宋朝皇后与南宋皇后=宫女做皇后都没什么人反对,皇帝想立谁立谁,连阻挠刘娥立后都不说她卑贱。郑贵妃啥都没有直接立后,也没人说她出身太差不堪尊位。】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39840222/42548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