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烽火李靖之南平萧梁 > 第14章 兵困长安城

第14章 兵困长安城


李靖带着张宝相等人径直奔向长安,不到几日,便已抵达。

        经过多方打听,李靖终于寻得自己家的所在。众人来到东市的一所院子,院子之外有兵丁把守。兵士见到李靖等人靠近,警惕不已,喝问道:“你们干啥的,不许靠近!”

        “请问这是李靖的府上吗?”李靖问这话,自己差点笑出来。

        “是又怎样?”兵士见几人身着布衣,但举手投足之间透着行伍之气,不由得防范,“赶紧离开,不要妨碍公务!”

        “嘿!你知道这是谁吗?”张宝相年轻气盛,上前就准备理论。

        “再不走,别怪小爷不客气!”兵士见张宝相上前,伸手抽剑。

        张宝相拐子一怼,将那兵士的佩剑怼了回去。跟在李靖身边久了,张宝相的武艺大增,再加上有过战场经历,一般士兵根本不是其对手。

        “找死”其余兵士见状,纷纷拔剑上前。

        李靖止住张宝相,和颜悦色地说:“几位小哥辛苦,我就是李靖,烦请让我等进去吧。”

        那兵士仔细瞧了瞧李靖,是有几分眼熟,院子里的李家大公子与眼前这人颇有几分神韵,于是赶紧抱拳拜道:“小人眼拙,没认出是大人回来了,请大人责罚小人吧。”

        “算了算了,你也是例行公事!”李靖上前走去,“诸位兄弟辛苦了。”

        这时,院子里传来一个声音:“是官人回来了吗?”

        众人一听声音,顿时浑身一震,绵长、悠远、温柔、清丽,就像是山间的鹂鸟于此市集中高扬。门被打开,一个长身玉立的女子出现在众人面前,她黑发高绾,面如皓月,眼含秋波,肤若凝脂,一举一动尽显高贵之气质,宛如画中仙子。张宝相等人所见过的女子,在她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夫人,我回来了。”一别数月,李靖见到张初尘的那一刻,不再是战场令敌军胆寒的将军,而是一位温柔的丈夫和父亲。

        “爹爹,你回来了。”从张初尘身后窜出来三个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纷纷牵住李靖的手。

        “哟,我的德謇和德奖都长这么高了。”李靖抚摸着两个男孩的头,然后高高地举起小女孩,眼睛里满是慈爱,这是李靖最心疼的闺女,“看看我的小玉,真乖啊!”

        张宝相等人看着李靖一家团聚,心中喜悦之情自然流露。

        “对了,夫人,这几位都是我的好兄弟。”李靖对着张初尘说道,“这位是张宝相,我的先锋官;这位是薛耀祖,百里挑一的神箭手;这位是司马乣,有他在,不愁突厥的骑兵啊!”

        张初尘一一行礼,“德謇、德奖,还不过来拜见各位叔叔伯伯!”

        孩子们齐声问好,弄得三人不知所措,于是向张初尘行礼道:“拜见夫人!”

        “进了门,就是自家人,诸位兄弟都不必客气,把这儿当成自己家就好。”张初尘微笑着说道。

        “大家也别站在这儿了,进屋吧。”李靖抱着小玉,往厅堂走去。

        仆人端上了香茶,给张宝相等人品尝。

        没一会儿,门外兵士来报:“禀告大人,阴老将军来访。”

        李靖起身,整理着装,到门口迎接。张宝相等人,带着孩子们到后堂玩耍去了。

        阴老将军名叫阴世师,凉州武威人,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深得皇帝杨广的信任,曾担任张掖太守。后来,因功迁任长安留守,辅佐代王杨侑。李渊攻长安时,由于阴世师诛杀李渊亲属、挖了李家祖坟,城破后被杀,其女后为唐太宗阴妃,生齐王李佑,此为后话。

        “药师啊,幸得你有先见之明,离开了马邑。”阴世师风尘仆仆地赶来,“大事不妙啊!”

        李靖惊讶:“老将军,何事惊慌?”

        “王仁恭被杀了。”阴世师一脸严肃,“自你走后,刘武周与王仁恭之妾的事情败露,于是,刘武周以王仁恭拒不开仓放粮为由,杀了王仁恭,自称太守。他还暗通突厥,得了不少马匹和粮草,现在已经称帝了。”

        听到此处,李靖手心已是沁出了冷汗:“刘武周反了,那么李渊也快了吧。”

        其时,天下已经大乱。

        河北窦建德自称长乐王,改元丁丑;朔方梁师都即皇帝位,国号大梁,改元永隆;河南瓦岗首领翟让推李密为主,号魏公。李渊在李世民、刘文静和裴寂等人的谋划下,上尊号大将军,设大将军府,下设长史、司马、记室、府掾,又设有左右统军、三军都督、各级将军等;封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封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封李元吉为姑臧郡公,领军留守太原。

        在裴寂等人的商议下,李渊忍气向突厥送去钱粮和美女,安定后方。

        就这样,数月之间,大隋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场由官僚资本为主导的农民暴动就此全面爆发。

        是年七月,李渊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建成、刘文静等人率领,屯兵永丰仓,扼守潼关,监视河东的隋军;另一路由李世民、刘弘基等人率领,西进高陵,经泾阳、武功、盗屋、鄂县,迂回前进。

        李世民在向西进军途中,先在泾阳镇压了胡人刘鹞子的起义军,接着,又会合了李神通和平阳公主所领导的队伍,经过两个多月的征战,攻略长安周边城池,二十万余军队直逼长安城。

        于此期间,李靖一直蛰伏长安城内,对天下大事不闻不问,但他心中明了,于此之时,做出任何举动都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阴世师多次出面相邀,希望能够一同拱卫长安,但都被李靖拒绝。

        如果是孤身一人,倒也无可厚非,如今家室在身,兄朋在侧,已经不允许李靖任意决定。他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为自己及家人谋一条生路,为跟随自己的几个兄弟谋出路。

        十月的长安,已经开始凉了起来。李靖换上官服,去往东宫拜见代王殿下。

        代王杨侑年仅十三,面冠如玉,在大殿接见了李靖。李靖立于阶下,行跪拜之礼:“罪臣李靖,拜见殿下。”

        “将军请起。”杨侑起身,说道,“将军北拒突厥有功,何来有罪一说?”

        “罪臣有心杀敌,奈何盗贼四起,如今李渊大军临城,阴老将军打着殿下旗号,四处开仓放粮,恐怕长安城不保。”李靖说道,“皇帝远在江都,一时无暇顾及,如若城破,免不了百姓遭难。我今日来,是希望殿下早做打算,为自己谋条后路。”

        杨侑神情间泛着忧愁:“如今的大隋,烽烟四起,大厦将倾,我也是独木难支。靖公长与于经略,可有何良策?”

        “回殿下的话,阴老将军把李渊的族弟子侄关在牢中,保不齐哪天下令斩首,若是如此,非但阻挡不了李渊,反而会激怒之,恐对殿下不利。”李靖建议道,“阴老将军之前杀了李智云,已是和李渊结下了仇怨。依臣之见,值此多事之秋,殿下不如放李道宗等人一条生路,命人严加看管,不得滥杀无辜,倘若李渊攻破长安,念及殿下的仁慈,也算是一条退路。”

        杨侑说道:“靖公所言甚是,这些人年纪轻轻,李渊起兵,非他们之过,保全一命,将来或可有功于国。我等性命,自是不足挂齿,只是可怜了天下百姓。”

        李靖心中一惊,没想到杨侑如此年轻,胸中却有如此抱负。只可惜,杨侑生错了时代,若是早生二十年,大隋或许就不是此等局面了。

        李靖说道:“殿下心怀苍生,将来殿下若能继位,必是百姓之福。”

        杨侑说道:“事已至此,只看天命罢!”

        李靖拜别杨侑,退出东宫,朝着天牢去了。

        阴世师组织城中军民,严防死守。他知道,自己当初杀害李智云,一旦城破,必然会成为李渊的刀下亡魂。李世民屯兵城下,不断命人往城中送信,只言兴起义兵,是为辅佐代王,凡有投诚者,皆有封赏。

        不到一个月,长安城破。

        李渊率领大军入城,并广发文书,不许侵犯宗庙和百姓,违令者诛三族。经过长时间围城,城中百姓人心惶惶,见到李渊军队秋毫无犯,这才安下了心,希望早日安定。

        李渊入城第一件事,便是将阴世师等人抓了起来,斩首于朱雀道,为李智云报了仇。由于李靖先前准备前往江都举报李渊,为此,李渊心中愤愤不平,经过询问,知道李靖住所。很快,李渊便命军队包围了东市。

        李渊亲自来到李靖的住所。

        进了院子,中庭处摆放一张独椅。独椅上,李靖正襟危坐,面无惧色,临危不乱。

        李靖说道:“有劳唐国公亲自前来,李靖真是不胜荣幸。”

        “药师可真是清闲啊!”在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后,李渊脸上明显苍老许多,他握了握宝剑,说道,“方才,老夫已命人将阴世师等人斩首示众,如今,该轮到你了。”

        “李靖不才,苟活于世四十余年,一事无成。”李靖环顾四周,见军队将院子围得水泄不通,苦笑道,“没成想得罪了唐公,反而名声大噪,今日死了,也算是留名于后世了。”

        李渊听了,大怒。

        “来人,把他绑了。”李渊大手一挥,两名士兵上前将李靖捆了起来。

        未完待续……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48058198/46319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