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捡来的捉妖师又被妖怪抓走啦 > 第25章 俞拾国

第25章 俞拾国


灵玉县,灯火街,县衙内。

        一大清早,还没完全从睡梦中醒来,不情不愿开始一天工作的两个人打开了书库,准备清点书籍。这是昨天临时加的任务,两人心里很不乐意,敷衍地随手翻了两本,突然面对面惊声尖叫了起来。

        一刻钟之后,所有在衙门里当差的,上至县太爷下至洒扫的老大爷,全都集中在了书库。这些人以最快的速度翻遍了书库中的每一本书,无一例外,全都成了空白,不管是纸张竹简还是龟壳,整个书库里,一个字都没有留下。

        身型稍微肥胖的知县大人仍然不死心,在慌乱的翻找中,衣衫出了褶皱,帽子也被堆放书册的架子碰歪了,他完全没有心思去在意自己的装束,他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他所管辖的灵玉县正是皇宫所在地,这个书库里存放的是他们国家开国至今所有的典藏古籍,一半以上都是孤本,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

        一夜醒来所有书籍上的文字全都不见,化为白纸成山,这种事情他根本想象不到,现在竟然真的发生了。

        他已经没有精力去思考要如何善后了,他只知道自己的脑袋是保不住了。往更糟糕了想,他全家的脑袋都保不住了。

        说来这事发生的蹊跷,发生的时机更像是精心测算过的,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上皇上要他们找书送给外国使臣的前几天。这不光是知县自己丢面子,到时候拿不出说好的赠礼,整个国家都会跟着一起被人看轻。

        然而光在这想是没有用的,他还是得向上报告,把这件匪夷所思的倒霉事尽早让皇上知道。瞒是不可能瞒得住的,因为皇上定好的时间就是三天后,他们就需要呈送那批书籍进宫。

        三天,知县愁得脸部扭曲,三天够干什么的?够给自己准备准备后事吗?

        知县姓冯,名叫瑾玉,终于明白在这里干等再久,那上面的字也不会回来之后,喊上师爷到书房去起草文书了。

        这师爷姓于,单名一个砚字,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在灵玉县也是个有名的人物。都说他不仅相貌堂堂,更有诗书气质,诗词文章信手拈来,是不少年轻小姐择婿的标杆。

        冯知县心中憋闷,把一句“怎么就摊上这事儿了”翻来覆去念了十几遍,也没给出个准话,这向上报告的文书要怎么写。

        于砚已经研得了墨,提笔刷刷写起来了,冯知县才皱着一张脸转过去问:“你写什么呢?”

        于砚没抬头,笔耕不辍:“报告文书。”

        冯知县闻言点点头,没再多问。自打于砚来了之后的这几年,他是再也没在公文上面操过心。

        每次需要写点什么,不用他指示,于砚总能写得漂漂亮亮的,比他和上一任师爷两个人一起照猫画虎搞出来的东西要强得多。日子一久,他干脆把这方面的工作全都交给了于砚,让他自己看着处理了。

        不过这次的事毕竟重大,冯知县犹豫再三,还是叮嘱于砚:“你写完了,拿给我看一下吧。”

        于砚:“好。”

        冯知县在书房里转了两圈,跑来个衙差说前面有百姓找到县衙要告状,正闹着呢,请知县赶紧过去。冯知县不敢耽搁,碎碎念着“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之类的话,正了正官帽,急急忙忙到大堂去了。

        他甫一离开,于砚就把写了一半的公文往旁边放了放,从抽屉中拿出一张信纸在桌面铺开,提笔开始写信。

        细瘦的手指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个个遒劲有力的字。

        竹青吾兄:展信佳。

        自上次一别已三年有余,不知……

        冯知县虽然在公文上头的造诣不深,处理政务还是有能力的,不然皇帝也不可能把灵玉县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他管理。

        县衙大堂,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卖货郎,和一家三口模样的人正在争执。主要是货郎在和那妇人吵,货郎嘴笨还有点磕巴,说了半天冯知县也没听出个大概,招手喊来刚才去找他的小衙差,问了事情的起因。

        这货郎是他们灵玉县有名的老实人,平日里靠用木头做点小玩意儿,赚钱谋生。他在老实之余还是有名的死心眼,只要是他认准了的事,谁都说不通。一般人都不愿与去招惹他,这点冯知县都听说过。

        现在就是这个货郎,认定了这三个外乡来的人偷拿了他的木雕没给钱,那三人又不承认,就一路闹到了公堂上来。

        冯知县正因为书库的事愁得头发一把一把掉,一听是这等小事,当即就有点失了耐心,指着堂下那一家三口:“拿没拿?拿了就赔钱给他。”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看那三人穿着虽不是绫罗绸缎,却也都是不错的衣料。而且三个人的面色气质来看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也不会差那几个钱。

        一听知县这么说,文晞也觉得冤枉:“我们给了,他不干啊!”

        没错,堂下那看起来像一家三口的就是文晞、洛一悟,以及熊仔。

        且说黎穆和文晞一行人在俞拾国的大门外分开行路,黎穆还要继续往西行,文晞和洛一悟则要穿过俞拾国,然后往西南方向走。

        本来黎穆还问了文晞,要不要让熊仔跟他走,这样他找到李夜的第一时间就能帮熊仔恢复原样。但是熊仔不愿意与文晞分开,所以她便还是将熊仔带在了身边。

        他们留了黎穆的手信,打算要是织城这一趟还是没办法让熊仔恢复原样,他们再去黎家拜访。

        进入俞拾国之前,文晞还跟洛一悟这个百科全书打听了一下这个国家的大致情况。

        俞拾国在当下大陆上众多的国家里来说,不是什么辉煌大国。但它存在的时间很久,百姓都精于钻研,很多周边的大国有时候会来求取一些治水农桑之类的经验,或是借阅一些古籍抄本。

        整个国家人口大约三四万,面积能有百十个洛家山庄那么大。洛一悟觉得这么形容面积比较直观,但是他忽略了文晞没有去过洛家山庄的事,文晞也没提醒他。她就自己在心里算了算,百十个山庄,应该也没多大,是个小国。

        俞拾国的皇宫设在灵玉县,皇家姓娄,现任皇帝年三十六,名叫娄天孝。

        洛一悟在城门□□了通关文牒,三人就进了城。

        一路走到灵玉县,都没发生什么意外。他们本就不欲在俞拾国停留,只是想着穿过这个国家继续往前,到织城去找洛一悟的师父。

        谁知还是惹上了麻烦。

        这事儿要说确实是他们不对。他们今早刚到灵玉县境内,洛一悟去店里买包子和牛肉饼,文晞就在旁边的小摊边上牵着熊仔等着。

        那是个木制品的小摊,摊面上摆着不少精致的小东西,有家里可以使用的餐具,也有小孩子喜欢的玩具。

        文晞见熊仔喜欢,就掏钱买了一个。

        文晞没看到他另一只手还拿了一个,只付了一个的钱。熊仔并不是故意要偷拿的,他就是手里拿着两个都没舍得放下。

        洛一悟买了吃的回来,他们三人便离开了。没走出多远,那货郎就追上来,说他们偷盗。

        文晞一翻熊仔的手,确实多拿了人家一个,她当即就问多少钱,要把钱补给人家。

        没想到对方不依不饶,还说她态度有问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要她赔礼道歉。

        文晞心里是不大爽,道歉的时候没那么真诚,但总归是道歉了的,少付的钱也补上了。她正准备牵着熊仔走,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教育他,货郎一手拉住了她。

        “不行,你得跟我去县衙。”

        一直在旁边看着没参与的洛一悟都看不过去了,这人到底想怎么样啊!于是他上手想把那人的手从文晞身上拽下来,试了两次都没拽动,文晞把熊仔交给他,自己上手掰开货郎的手,两个人剑拔弩张,打起来了。

        货郎身材高大,身强体健,力气上占优,而文晞到底是练过的,闪躲腾挪不落下风,还专挑让人疼得动不了的地方打。

        后来围观群众报了官,来了好些兵丁。文晞一看人这么多,就收了手,货郎像是觉得来了官府撑腰,也没再继续跟她纠缠。就这样他们一起被带到了县衙。

        冯知县又瞅了一眼货郎。这人认死理儿的劲儿要是上来,他可摆不平。他又朝刚才那个答话的衙差招招手,把人喊过来,小声吩咐:“你去看看于师爷忙完了没,喊他过来。”

        那衙差应了声“是”,往后面跑去。

        没多久,文晞就见他带回来一个男子。

        男子身高七尺,一身青衣,简单的装束,手持一把朴素的折扇,然而随意的打扮都压不住他脱尘的气质,文晞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个很有学问的读书人。不是苦读诗书的那种,是能从书中读出自己见地,学以致用的那种人。

        他随着衙差缓缓步入公堂之上,在冯知县身边站定。

        这样的人仅仅在这小小的县衙里做一个师爷,看似有些屈才了。不过他自己不这么觉得。他低声和冯知县交谈了几句,又走下来柔声安抚卖货郎。

        谁都搞不定的卖货郎,竟被他三言两语说红了脸,转头开始给文晞道歉了,可见这人有多巧言善辩。

        他这一走下来,文晞能更近距离地观察他。

        盯着他过分俊朗的侧脸看了一会儿,文晞拽着洛一悟小声问:“这人长得这么好看,怕不是个妖怪吧?”

        不是文晞乱猜,她见过的妖怪,清梅和雅可都要比普通人更有姿色,就连宋无忧那个老鬼也比她见过的许多人要好看。

        再有就是,她手腕上的铃铛从入了刚才开始就响个不停。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49001717/51018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