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光耀大唐 > 第十一章 水窖

第十一章 水窖


“蜀王殿下,还请为我等做主啊!”一声凄厉的叫喊从人群里发出,而后百姓纷纷跪下,口中高呼着同样的话语。

        李恪停下脚步,眉头紧皱看向肥胖的刘刺史:“这是怎么回事?”

        刘刺史面色铁青,扫了一眼跪倒在地的百姓若无其事说:“殿下,一群贱民而已不值得您操心回头下官会处理好的。”

        贱民?李恪狠狠挑了挑眉,心中燃起怒气。“本王为何不觉得他们哪里贱啊?本王和诸位的吃穿用度全都仰仗他们提供,此乃衣食父母,怎么到了刘刺史口中反而成贱民了?”

        说完,李恪一甩衣袖,向百姓走去。情况突变,蜀王护卫瞬间握上兵刃蓄势待发,紧紧掩在李恪的身后。

        “诸位,起身说话。”朝众人高声喊道,也不管他们听不听,李恪墩身扶起叫住自己的老者。“老人家,你有何事需要本王做主?本地官员都在,为何要越过他们叫住本王呢?”

        老汉身体有些哆嗦,若非被侍卫搀着恐怕还得趴下。听见李恪提起本地官员,他惶恐的面上顿时变成苦大仇深:“殿下,小老儿状告的就是他们啊!如果他们能做主,我等怎会惊扰您呢?”

        “听说新犁是殿下您琢磨出来的,还专门定了低价,大伙觉得您是个关心农民的好王爷,这才敢来找您伸冤啊!”怕老汉说话不利索,一壮汉走上前说道。

        “说了半天,你们到底有什么怨?为何要状告本地官员?”说实话,他对这种扰乱正常秩序的行为很不喜欢。难道朝廷就没有伸冤的渠道吗?李恪不相信。除非历史上贞观之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虚假记载。况且,如果自己不来他们准备怎么办?各地百姓如果都这样、遇到官大的就越级状告,那还不得乱了套。

        “本王问你,这些官员可有欺上瞒下、欺男霸女、抢占良田、一手遮天、为害乡里之类行为?”李恪指着想要靠近却被侍卫挡在一边的刘刺史等人,沉声问道。

        壮汉面露难看,踌躇道:“没有,只是,他们行事不公啊!”

        “这属于本县政务,他们必有自己的考虑,一县子民众多想要面面俱到亦是难事。若都似你们这般随意拦架朝廷还有何规矩?”李恪冷着脸。虽然懒得管,不过已经这份上了,不问问也说不过去,招招手让侍卫放那些官员过来。

        “刘刺史,他们说你行事不公。这本是诸位的政务,本王不该插手,可既然遇到了总得了解一下,看能否帮忙解决。你给本王详细说说吧。”

        刘刺史苦笑:“殿下,是这样,近年来本县灾患颇多,洪涝干旱蝗灾时有发生,为了避免灾患损失,本县章明府决定修些灌溉水渠,引县北牧马河、泾洋河、峡河之水。可本县地处丘陵,修这水渠靡费着实不小。而近几年赋税又少,能留在本县的就更少了。想要将水渠覆盖全县更是痴心妄想,因此只能有选择的修一部分。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才有今日之事……“

        李恪点头,看向壮汉。

        壮汉面露悲愤:“无法全修,可总不能路过我们地头也不让引水吧?这水渠,分明就是为有钱有势人家修的!”

        刘刺史无奈摇头,个中道理跟百姓解释不通,他拱拱手向李恪道:“殿下,他口中所言的有钱有势人家,都是本县府兵之家。府兵农忙为民,农闲操练,战事一起即刻披甲上阵。且不说他们洒血边疆、与国有功,若不能保证家里收成,他们如何能安心操练?如何安心出征?水渠修的窄,若沿路皆随意取用,根本就流不到府兵家田……”

        此番解释,壮汉顿时没了声。听到这里,李恪也明白了事情缘由。心中回想,确实曾看过一篇博士论文,统计的就是唐朝几百年的自然灾害,可以说是此起彼伏、年年不断,有时从全国的角度看是丰足之年,可在部分地方上却是颗粒无收。

        总的来说,官员和百姓有没有错。唐初的府兵确实都是功勋之家,说是有钱有势也不错。但那是人抛投洒血换来的,还将随时准备出征,受点朝廷照顾是理所应当的。可百姓也得生存,不能不顾他们的死活。确实有些棘手。

        李恪轻轻拍着脑袋地头思索。百姓和官员们都直勾勾的看着他,地位使然让他说的话有常人难比的威信。只要他说这么做对,官员就能拿着鸡毛当令箭,避开可能产生的责罚。他说不对,百姓就能跟官员继续扯皮,甚至自己动手在水渠上引水。

        只能另辟蹊径啊!李恪叹口气抬起了头。起伏绵延的良田在夕阳的余晖下规整有序,一垅垅翻起的泥土已被晒得黑黄。丘陵、起伏……

        李恪脑中灵光一闪:“为何非要修水渠呢?”

        “殿下,挖井更不行,干旱时节井里也没多少水,根本不够灌溉。”刘刺史马上出言解释,壮汉也是懵懂点头。

        “挖什么井!本王是说水窖。”李恪掷地有声道。唤来纸笔,他三两笔勾出一个坛子。“选低洼之地,挖土、砌坛于地底。雨季存水防洪,旱季汲水灌溉,一举两得。”

        “全县这么多百姓,那得多少水窖?恐怕……”

        “每五户和铸一个水窖,农闲时自己动手挖土夯地,五户一起动手,要不了多久就能建好。”

        “这水窖想要存水,恐怕内壁需要砌以青石,若算上石材仍是得不偿失啊!无论自己开采运输还是购买,都不是百姓所能承受。”刺史皱眉缓缓道。再看向李恪,眼神中隐隐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而李恪也有些惊讶,这痴肥的刘刺史又一口一个贱民,任谁都会感觉他是贪官污吏,可没想到对民生政事还挺在行。一把扯过来吴江,李恪指着他道:“这位,就是在本县推广新犁那个商行的大东家。新犁是本王弄的你们也知道,但本王还有其他发明你们不知道。吴江,告诉他们什么叫水泥!”

        吴江眼前一亮,这么好的推广宣传机会他岂能放过?看来产品还没出来就得先火上一火了,说不得还能拿到不少订单!清清嗓子,他把最早实验的水泥效果和大概价钱、使用方法等等娓娓道来。官员和一众百姓们越听眼睛越亮,谁都以为这事非此即彼、不可能有好的办法,就算百姓拦架也不过想多争取一些水渠使用权,可没想到惊喜来的这么突然。

        “殿下,您是本县百姓的再生父母啊!有了这水窖,不但可以防旱灌溉更使本地有了蓄洪泄洪之能,如此一来,旱涝保收,本县将成为鱼米之乡啊!请受下官一拜!”刘刺史油光满面、面色潮红,不知是热的还是激动,汗水刷刷往下淌。

        “请受下官一拜!”其他官员也是高声唱道,随后九十度弯腰行大礼。没办法,这政绩送的太扎实,必须大礼参拜。

        百姓们也都听到了事情始末,即便离得远的,也隐隐听到些缘由。见官员这幅作态,也是高呼着吉祥话,满脸欢欣的行礼。

        “诸位客气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本王作为陛下之子,理应为百姓效劳。”李恪微笑着请众人起身。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生在主仆荣辱与共的时代,李恪的荣耀也就是侍卫们的骄傲,此时他们也满面红光,高高挺起胸膛。

        “水窖,配合水车使用更省力,而且在水窖设计上,可以选择双道,一条蓄水回流之用,一条灌溉之用。两道高低相反,在接入主流渠道时可随时选择闸住一条,使用另一条。具体设计,本王今夜画出来,明日离去时交给诸位……”

        吴江有活干了,作为白手起家的商人,他有极大的商业敏感性。水窖西乡可用,其他县呢?扯扯李恪的衣袖,得知建造方面还需要钢筋等材料时,他如同花蝴蝶似的在一众官员里穿花绕柳,言笑晏晏间谈妥好几笔订单……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61191/45520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