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翰墨生香 > 第030章 尘根之罪

第030章 尘根之罪


月光下,树影婆娑。紫魂刀面沉似水,他扔给我一个包袱,然后负手而立,背对着我。

        我打开包袱,只见月光缓缓地照着袋子里一只只凉透风干的男孩的尘根,空气中似乎充满着血腥的气味。

        “你?”我惊得无语。

        紫魂刀转过身,脸色越来越是难看,沉默半晌,终于咬了咬牙:“两个月前,奉天王密诏:让我帮其物色幼童做太监。我鬼迷心窍,就答应下来,前后将81个孩童掠至天王府一地下密室,想用手里的刀为他们净身,使他们成为‘六根不全’的人。谁知道这些手术后的孩子禁闭期间,伤口恶化,危及生命。七十几个孩子全死了,现在还有几个孩子,命在旦夕。而天王不顾手术风险,依然在对这些孩子做净身实验。”

        “你怎么能这样?”听到这么悚人的事,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你怎么可以视他人如草芥,任意去践踏他人的生命?”

        “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我以为净身是很小的手术,哪知道里面有那么大的技术含量。”紫魂刀沮丧地说道,“现在天王府戒备森严,整个天王府由萧王娘领导的客家女兵守卫,那些大脚女人,个个武功高强,深得天王信赖。我想救那几个孩子,却根本没法进去。”

        “你当初救寒莫不是在天牢里来去自如吗?”

        “那天王府的防守可不是天牢可比的。”

        “所以你把我引到这里,告诉我这些,想让我帮你?”

        “是的。傅状元文韬武略,斗巨人,设伏兵,徒手斗乌神,我思前想后,只有你才会帮助我减少罪孽。”

        “早知今日,你又何必当初?”

        “是呀!谁知道天王会这样。有了地盘便忘了当年的初衷。我想看在那几个孩子生命的份上,你一定会帮助我救那些孩子吧?”

        这时,就听草丛里突然传来声音:“想夜探天王府,你等想谋反不成?”

        我一惊,最近体内的幽灵时时窜动,感觉听力是越来越好了,似乎能听到光在水上流动的声音。而这个人何时隐藏在我们身后,我却一点没感觉到,可见轻功之高,只怕是我等望尘莫及。

        一个蒙面的高瘦汉子走了出来,先向紫魂刀躬身施礼,又对我抱了抱拳,然后转头轻轻将蒙面黑巾取下,竟然是刚才站里中年人。

        原来他叫董海川,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人,幼年喜学各家拳术,年长后访师江南,在九华山下见一壮汉盘树绕行,顺逆转换之间辫子竟可立起(气血充足的表现),便向前打听。壮汉便指引董海川去其师父云盘老祖处。自此,董海川在九华山云盘老祖门下学艺,历经寒暑,尽得其艺;临别时师父赠双钺并叮嘱:武艺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

        董海川下山后到了京城,经人介绍后在京师肃王府中任杂役。在一次王府的比武中,董海川端着盘子从众人身后跃到前面,救下被王府护卫首领沙回回从擂台上掷下的对手,随即在场上表演了几样绝技:掌劈石磨、鞭断石柱,绕树转掌,越转越快,最后脚下离地转树一圈,被称为凌空八步。

        从而受肃王重视。

        “既然二位觉得天王昏庸,两位何不弃暗投明?凭两位的才学和功夫我保证你们在大清朝廷享受荣华富贵怎样?”董海川得意地说道。

        紫魂刀冷哼一声,悠然说道:“二位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

        “这个谁人不知?”

        “但你们可知道他的父亲郑芝龙单骑走降的故事?当年清军统帅博洛派人向郑芝龙劝降,并以‘今两粤未平,铸闽粤总督印以相待’做诱饵。郑芝龙接信后不顾众人反对即刻宣布接受招降。顺治三年十一月,郑芝龙单骑到福州,清帅博洛背信毁约,下令劫持郑芝龙‘北上面君’,不久在北京被授精奇尼哈番,隶汉军正黄旗,实际上已遭软禁。郑芝龙投降之后,清军又突袭安平,并大事淫掠,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亦被辱自杀。昔日繁华的郑府留下的是一派狼籍,遍地尸体,裸露的女人,挂满树上自缢的人们。房子都被烧毁了,连婴幼儿也没有放过,全被屠杀,理由是看守郑府的三百家将曾经反叛,所以应该屠没……”

        说到这紫魂刀已泣不成声:“这就是大清,屠杀就是强者对弱者的法律,是狼对羊的法律,是刀斧对鱼肉的法律,而中原军民正在服从于这个法律,并对此大为赞颂。强权即是公理,胜利者永远都是对的。人们最善于忘记的,是他们自我欺骗,自我麻醉,只要毁灭暂时还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说道这,我便猜他应该是郑氏的后人。所以便有郑成功“杀父报国”的旗号,便有郑成功军前发誓;头可断,血可流,坚决不改中华衣冠。

        “我和大清势不两立,现在的清庭弄个妖婆在那里祸国殃民,面对列强入侵,只知道一味割地求和,试问这样的朝廷又能怎样?大清是该灭亡的时候了。我追随天王,就是要推翻大清!”

        “是呀!这大清也是秋后的蚂蚱,随后必然被--替代,你也早点离开,免得日后受到牵连。”我劝说道。

        董海川半日不语,似乎是有所感悟,大清已是在风雨飘摇之中,任何一个有政治眼光的人都应该能够感觉到。

        偷眼看紫魂刀似乎松了口气,我回身说道:“不如董大人先协助我们救出那几个孩子,董大人既熟悉公公生活,想必也不忍心那几个孩子受难。”

        ...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75802/86094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