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八零之炮灰只想搞事业 > 第58章 第58章

第58章 第58章


宋清宁猜测的不错。

        此去,果然轻松拿了下百货大楼的订单,由负责采买的副经理亲自送她出门,后面跟着那不断擦汗的郭为。

        近日,陵州城里刮起了一股时尚帽子风潮,外面都传百货大楼有售,陆陆续续,一波又一波顾客前来打问。

        郭为硬撑了几天,还是被林副经理叫去了办公室。

        “小郭,那帽子,怎么回事?”

        郭为低垂着视线。

        林副经理又问:“为啥都传,咱百货大楼有卖?”

        郭为实在答不上来。

        林副经理哼了声,叫他去进货。

        这种畅销物件,连乡镇、县城供销社都有售卖,没道理他们百货大楼落在后面。

        郭为隐约想起,上次被自个拒之门外的推销经理,擦了下脑门的汗,他不信:整个陵州城里,找不出第二家销售商。

        然而,郭为四处打听,跑了好些地方,悲催地发现,还真没第二家!

        这抢破头的帽子,竟只有一个供应商。

        难怪如此紧俏,这不合理……

        林副经理等了大半周,没从郭为那处等来消息,他另从百货柜组选了位机灵的销售员,安排她去打听货源。

        杨玲玲就是这么被挑中的,她前不久,刚好抢购到了一顶帽子。

        先前为着抢货,她打探过时常,而且杨玲玲平时就喜欢多留心,在林副经理前来百货柜组问起时,只有她张口就来,迅速把本市几家销售帽子的大户报出,还体贴的估算推测了大致销量。

        林副经理频频点头,转身就将郭为还没办完的差事,吩咐给了杨玲玲。

        在郭为到处找替代供应商时,杨玲玲火速通过三楼销售员,联系上肖凤兰。

        又通过肖凤兰,约到宋清宁。

        顺利签下供货单,首批拿货三千件,在林副经理强烈要求下,宋清宁虽价格没让步,还是答应优先给百货大楼供货。

        只是,货要等五天后,才能送来。

        林副经理一脸嗔怪:“宋老板,有货先紧着肖老板,却不给我们,你不厚道啊!”

        宋清宁看了眼站在一侧的郭为,别有深意。

        郭为额前又多流下几滴汗珠。

        杨玲玲:“我看宋老板眼熟得很,上个月,她来过咱们百货柜组推销……”

        剩下的,不需多说,林副经理也猜得出后续,他瞪了郭为一眼,有些不满,既是知道货源,他交代的事,还拖拖拉拉?

        一把手罗经理吩咐,他也敢这样?

        不把自个放在眼里,以为带个“副”,就治不了他?

        “杨同志好记忆力。”宋清宁微笑。

        杨玲玲:“哪里……还是宋老板的货物好,上次没能留货,我们销售柜上的小姐妹私下还觉得挺遗憾。”

        两人互相吹捧,郭为站在一旁擦汗。

        林副经理:“小郭,你天天在柜组,没见着宋老板?”

        宋清宁微笑,并没参与他们的争端,在林副经理强烈要求下,货物分成两拨,第二天先送一千件,剩余五天内交付……

        其实,缺货,不止林副经理着急,宋清宁比他更想早点交付。

        市场上长期存在缺口,太容易生出变数。

        她从百货大楼回来后,安排人清点出足够货物,分箱装好,明早给百货大楼送去。紧接着,马上要去三王庙。

        陈如月正带人清点货物,见她刚到家,连口水也没顾上喝,又要出门,叹道:“清宁,咱们这发展的势头也够快了,你也不用这么拼命赶着,该休息就休息。”

        “而且啊,我们的帽子这么火爆,不愁卖……”陈如月还想着,再旁敲侧击,劝说一下她,不要错过人生大事。

        宋清宁摇头:“没那么乐观,表面上,现在是各商家求着我们进货,可如果,一旦出现替代品,你有没有想过会怎样?”

        帽子在肖凤兰的助推下,火得太快,远超宋清宁预料。

        说到底还是她们刚刚起步,根基太弱。

        “市场上的热风已经被吹起,我们不迅速抢占,空缺在那儿,难保别人不动心思。”

        “啊?那可咋办?”陈如月顿时歇了劝她谈对象的心思。

        看着宋清宁离去的背心,想着,也开始焦虑:

        “这编织帽子也不是难以复制的手艺活……这要有心,买几顶,回去拆了学着编……唉哟,不好!”

        陈如月再也没了牵线当红娘的闲心。

        三王庙陆家。

        陆新廷已收购材料回来,他已用15倍价格,把附近县市编户手中适合编帽子的材料收走了七八成。

        仓库里本快见底的原材料,顿时又充盈了。

        恰时,宋清宁过来,陆新廷找她报账,顺便说了此行收获:“妹子,这批材料再用完,等不到秋天,咱可就得去外省买原料了,附近编户手中没剩多少咯。”

        宋清宁:“再去一趟,提高收购价格,尽量把附近编户手中细藤草收干净。”

        “可是,他们手里没多少了,价格再翻倍,加上柴油路费,不划算!”陆新廷直摇头,“还不如我去趟冀云,虽然路远,但咱一次囤足了,平摊下来,成本更低一些。”

        陆新廷的爷爷辈正是从冀云迁移过来的,在那一代还有些许老亲戚,虽说多少年不曾联系,可他要去进货,还是能寻到门路。

        宋清宁点头:“不冲突,先把附近原材料收完,再去冀云。”

        帽子在百货大楼一层柜组上货不久,就已销售大半。

        杨玲玲已被提拔成为副组长,分走郭为不少工作,郭为憋气之余,倒也觉得轻松许多。

        他从柜上买了两顶帽子,找到自己贩货的堂弟小强,想打问新的货源。

        郭强寻了两天,把市面上各式草帽看了一遍,选了顶稍显精致的拿来,放在一处。

        郭为摇头像拨浪鼓:“不成,这哪是同一种东西?你这帽子不就是庄稼汉下地遮雨戴的么?”

        郭强嘿嘿一笑:“不是,那种遮雨的斗笠更大,这种是下地干活遮阳的……”

        “那不还是一样!”

        “可这种便宜啊,五毛钱一顶。”

        郭为没好气:“便宜啥用,小姑娘们不戴这种,就愿意多花几块冤枉钱,买那什么蝴蝶结的!”

        郭强:“咳,这有啥难?只要你进货够多,让那些小贩照着你要的样子,重新编,不就是了?”

        郭为狐疑:“能行?”

        “有啥不能的,你们进货价四块钱,你出两块,就有人愿意给你编,还不是你想要啥样,就有啥样……”

        郭为最初只想另找个供货商,出口气。

        却额外发现了生财之路。

        新供货商并不好找,他弟介绍来的编制小贩,都是小户,别说上千顶供货量,短时间拿出几百顶都困难。

        郭为问了一遍,也没再本市发现能代替宋清宁的编户。

        取代不易,搭车却是轻松的。

        有位崔姓编户应下,说是能做出同样帽子,上千顶不可能,每天编个二三十件,还是可以的。

        郭为有些泄气,让他弟再找找,若是还不成,只能再想其他法子。

        郭强把他拉到一边,悄声:“哥,你这就钻牛角尖了,干嘛非要取代她,抛开手艺不谈,咱这附近,一时半会,找不出这种产量的人家。”

        “既然百货大楼要货,你们可以混着一起卖啊!”

        “还跟咱以前一样,不就行了……拿一件你赚两块,三天五十件货,那就赚一百块钱,能顶你一个月工资嘞!”

        兄弟两人时常借助郭为职位捣腾一些货,有时候是包装相同,内里却有轻微区别的雪花膏;也有时候,是相同的货物,进价更便宜些,掺在百货大楼的大批量进货中,他们赚点差价。

        “我就是看这帽子就碍眼。”郭为气儿还是不顺。

        郭强挤眉弄眼:“管它呢,咱能赚着钱就好。”

        “两块钱赚头太少,一块钱一件!”

        经讨价还价,两兄弟最终定价到一块五。

        兄弟二人商量定好,郭为把两顶帽子给了崔师傅,让他回去拆解复刻。

        过了两天,却没收到成品。

        崔师傅憨笑:“这工艺还挺复杂,我都拆了,还没编出同样的,你再给我两个样品。”

        郭为皱眉:“现在柜上断货了,得等两天。”

        “行,你啥时候拿来样品,我啥时候开始。”崔师傅还有其他生意,并不着急。

        急的是郭为,他等专柜上了新货,当即又掏腰包,买了两顶,下班后拿过去:“这次好好拆,别再白瞎了我十来块钱。”

        “唉,晓得。”

        崔师傅这次没食言,当真隔天就给郭为拿了几件样品。

        郭为拿着帽子翻来覆去看,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他留了个心眼,没马上拿去仓库充货。

        而是又买了一顶正品,下班后,拿回家暗自比对。

        单独看,说不出哪里奇怪,可若真假放在一块,那就太过明显了!先不说工艺粗糙、缝隙不均,就连尺寸、形状,也不一样!

        他拿着两种帽子,拍在崔师傅面前,质问:“这是同一种东西吗?”

        “咋不是?这不都是凉帽么?”崔师傅不解。

        郭为吸了口气,指着细节:“这些地方,要一样,一模一样!”

        崔师傅也上来脾气:“就一块工钱,你咋还要求这么多?工艺要精细,得废更多时间,你给涨钱!”

        郭为:“不是一块五么?咋成了一块?”

        崔师傅哼气:“你不知道,帽子要达到这种可折叠的柔韧度,对编织材料有要求,之前来了个收材料的,出高价把附近编户手头这种料子都给买走了……我家没有,你兄弟给我供料子,每件他要扣五毛。”

        郭为:“你只要编得一模一样,我就给你加工钱!”

        “那还得再给几顶样品拆解……”

        郭为前前后后,已投进去半月薪水,若此刻停止,只能算竹篮打水,啥也没捞着。他只得咬了咬牙,再掏出两张大团结票子,又买三件样品。

        一不做二不休,他势必得从这上面把失掉的,一一寻补回来。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76551570/42504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