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觉处花已梦 > (89)

(89)


与以往相同,先是下发了上次的作业,再复习了一下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然后提到上次的作业,杨老师笑了起来,因为我们的英文表述水平,被笑是常有的事情,并无介意,却听杨老师说:“大家啊,是被6月的事情搞怕了是怎么的,这回的作业是要大家对刚学的那篇英文写个感想,无非练习一下大家的英语文字能力,可有好几个同学感想都感到社会主义优越性呀,资本主义罪恶之类上纲上线的话题,这可太不像你们这个年龄该有的,这种倾向我个人以为不大好,就是我前些年上学的时候也不至于这么表衷心啊,那时候怕是连听个邓丽君都犯戒的年代呀。”

        随着杨老师说话时看着大家的目光,我们不少人相互看了看,仿佛要把那个做了上纲上线的举动,通过探寻的目光安到别人身上而表达不是自己。

        “总的来说,中国通过这3、40来年的教育,大家的表达上吧,最缺的就是’人性’和’人文’这方面的思考,太多的是种…怎么说好呢,就是教条的、机械的、那种生硬而且挺冷酷的文字表现,虽然你们不是主观这样,可已经有些习惯性的了。”

        杨老师这样的评价和言谈令我们再一次对她感到意外,都不由自主地屏息静听。她接着说:“当然这个不能责怪你们,你们也是受害者,好了,这方面我们就不更多地展开了,我只管教专业课,所以还是回到作业上,首先,既然是英语,就尽量用英语本身的特点表达,而不是中文的语感特点来,像这种同志啊,主义之类的尽量少用,世俗的言谈用这样的词汇比较生硬,这是一。另外,就是刚才我说到的那个特点,我们学习上,尽量啊,避开政治性话题,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题材没什么不好,没必要搞得很一本正经的,好在那个课文还是个讲一个欧洲挺平凡的一个音乐人奋斗的事迹,要是《悲惨世界》那类的题材,还不得有写成批斗檄文的了。这多少又有点题外话了,我就是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大家自己判断吧,也都是过了18、9的小大人了,不需要我啰嗦,只有一点是老师一直提醒大家的,就是务必避免用中文式的表达来照搬进英语,我这里举个例子,比如上节课准备造句练习的内容,不是正好赶上下课了吗,现在讲解一下,就是:’我们习惯把一个人作品的风格归为某类’,要是你们会怎么用英语说这句?’作品’这个词儿要细分也可以的,比如像课文里那个音乐家,也可以是小说呀,歌曲之类的等等,谁先来说一个?”

        通常那种积极回答老师提问的场景只出现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上,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及之后的初高中,主动答题的现象几乎就绝迹了。大学里则会是另外的情景,虽然不可能有小孩子的活跃和勇气,因为和老师的对话,还有思维的距离上有了拉近,而且不必起身一板一眼的说话,很多时候会出现些七嘴八舌的场景,主动的回答也变得屡见不鲜。不过这次的问题也许有些难度,班里一片沉寂。

        稍后,是瞿雅珣犹犹豫豫举手的动作。

        “你说,瞿雅珣。”杨老师指了指她,微笑看着她。

        “嗯…we  usedappraise  luxun  whoa  great  critical  realism  author。”瞿雅珣表述的流畅让我由衷佩服,只是大概除了人名和简单的词汇以外,几个关键的英文我却没听懂,更是要对她的水平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这句说得很好,不过你用‘used  to’是主观的,还是无意的?”杨老师一贯的平和声音问道。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91785/142536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