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 第202章 考核

第202章 考核


永兴三十六年春,  官办农学班里第一批学子参加了特制科考试。

        历朝历代的特制科选拔是朝廷根据当时的具体需求而因此开设的,所以前年冬季,朝臣们最终会同意增设农学班,茶树种植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林立文对这事更是心知肚明,  所以他在这官办农学里所带的第一批学子,  着重教授大家的便是茶树种植一事。

        这一次朝廷所开设的特制选拔,  考核的也是茶树种植。

        考核若是通过了,入选者将会被朝廷授予从九品下的官职,外放到一些府州负责当地的茶树种植一事。

        但若是考核未曾通过也没关系,学子们还可以继续留在农学班里,学习农事相关的知识,  然后再参加之后的特制选拔考核便是。毕竟这一次,  只是针对朝廷目前急需的茶树种植相关的技术人才而开设的选拔考试。

        如这种特制班考核,  在过往的时候,甚至一些还都是由天子亲测。因此便是那些贵人们想往里面塞人,也都需是一些有真才实干的。

        而实际上,  他们这一批农学班的学子们,在进入农学班之前便已经考核过一次了,都是时下在农事上的擅长者。

        这一次,因着考核的是茶树种植一事,永兴帝虽未亲测,但却将此事交由了林立文负责。

        考核一完毕,  林立文很快便将选拔的结果呈给了永兴帝。

        永兴帝只看了一眼,  便命人将名单送去了屯田司。由屯田司根据林立文的这份选拔名单,  做具体的外放分配。

        屯田司得了名单后,  也不敢耽误。

        要说这几年,  益州茶叶的产量大幅度上涨后,  给皇朝带来的税收之多,可谓是超乎了众人的想象。

        单就拿去年来说,益州双县仅一县城的茶税便可抵皇朝全府州的矿治税。

        对于茶叶利益这般丰厚一事,更是震惊了整个朝野。

        朝廷只靠着益州的茶叶,便使得去年的国库便丰盈了不少。而且因着茶叶的作用,它不仅十分受那些游牧民族的喜爱,能使得朝廷换来不少的良马。更重要的是,还是那些游牧民族抢着跟朝廷置换的。

        朝廷在茶税上获取了大批量的银钱,在跟茶马交易上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也因此,朝廷对茶叶走/私上的管理越发的严格了。朝廷在过去的基础上还又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律令,其律令里更是有一条明文规定,凡碰茶叶走/私者,不论官职高低,身份如何尊贵,一律判处死刑。

        而且朝廷还不仅是制定了这般的严律,更甚至还为此设置了专门的稽查部门。

        不过别管朝廷是如何严管茶叶走/私一事的,都与林立文这个种地的无关。

        农学班第一批特制考核选拔通过者,也很快便从学堂里离去,出发到屯田司给他们分配的各府州去负责茶树种植一事了。

        皇朝适宜种植茶树的各府州,很快便也迎来了这些考核通过者。

        这一次,姜旭也参加了朝廷举办的特制科考核。而且因着他曾经跟随林立文在益州种植了近五年的茶叶,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十分的丰富,因此这一次的特制科考核当中,论成绩他排第一。

        于是,姜旭便被屯田司分配去了安州。

        安州并非林立文穿越前的那个安州,甚至它因为较为靠近北地,在气候上便较为寒冷。因此即便当地有茶树生产,但是在茶叶产量上,正如之前朝臣们争抢林立文所言时的那般,其茶叶产量很是低下。

        安州也是皇朝所拟定的,想要进行茶树试种的最北的一处地方了。

        此地的刺史姓田,也是今年年初才上任的。

        这次,田刺史一听闻此次分配到他这地方的跟随林立文最久的那个学子后,整个人便十分的欢喜。

        要知晓,皇朝对外放到各府州的刺史,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上中下三个等级。

        上等府州的刺史官职为从三品。

        中等府州的刺史官职为正四品。

        下等府州的刺史官职为正四品下。(1)

        安州这地方,虽是中等府州。说实话,它却是中等府州里的下品。当初刚知晓要被外放到这里时,田刺史可是愁眉苦脸了好久。

        他们这种外放到一地的主官跟旁的官职不同,尤其是作为一府州的刺史这个等级的主官来讲。所外放地的好坏,不仅仅跟他们的前程,钱途等挂钩。更要紧的是,一个做不好,他们还要被问罪追责的。

        这个做不好,最为要紧的便表现在税收上。

        有时候,封建社会下的朝廷便是这般的直接。

        这种直接有好也有坏,好的便是能逼迫一些官员们不得不努力提升当地的政绩。但坏处也很明显,就好比前朝时期,一些官员会为了避免自己被问罪追责,便会想出各种名目去多征收来税收。

        尤其是在这种封建社会,税收的主要来源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所征收的国情下。如这般的主官,给当地百姓带去的灾难便可想而知。

        皇朝新建后,在这一块虽做了些许的改进,但原则上却还是对各地的主官们延续了税收排第一的考核标准。

        所以林立文在过去,别管外放到哪个地方,都能受到当地官员们的欢迎和喜爱,便是因为这个原因。

        朝廷把税收摆在第一位,这些官员们别管是不是真心为民的那种好官。对于能帮助自己提升政绩,多收来税收的人,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不过田刺史虽然是愁着脸来的安州,但事实上,安州这地方的情况也比他来之前所预料的要好些。或者准确一点的来讲,皇朝各地的情况都好转了不少。

        首先便是粮食上的大幅度增长。

        尽管在粮食增长这一块,林立文一直都并不满意。但实际上,各地的老百姓却很满意了。

        而粮食的增长,便意味着百姓能吃饱饭。

        吃饱饭后,人的营养能跟得上来。再加上皇朝建设算起来也才第二代君王,对人口的增长这一块还保持着各种鼓励的政策。因此人口这些年也在跟着增长,尤其是近五年,各地人口增长速度更是急速加快。

        在如今这种国情下,有了人口,便直接跟税收挂钩。再者安州距离京城不远,有时候不免也受到京城那边的影响。

        如这几年,安州这地的百姓不仅跟着种植了不少经济农作物。一些京城那地的商者,为了节约成本,也会在安州选择一些地方开设作坊。

        这些作坊的开设,不仅能使得安州这地方的农作物有了销售,还能解决不少当地百姓的做工问题。

        再有这次茶树试种的人选分配一事,田刺史便觉得,他这运气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太糟糕。

        田刺史对茶树种植上的事情也完全不懂,因此姜旭来了后,田刺史便热情的面见了对方。然后田刺史便对姜旭表示,需要多少钱和人,让姜旭直接报数,他这边想办法尽全力去支持。

        也亏得姜旭在益州时跟了林立文五年,对这种情况,姜旭也是有过经验了的。要不然的话,姜旭指定得吓一跳。

        姜旭便言道,他初来安州,对此地的情况暂且还不了解。具体的种植计划和所需人力银钱等,还需得他先探查一番,再制定出初步的种植计划才可。

        “果然不愧是跟着林大郎最久的学生。”待到姜旭离去后,田刺史便这般说道。

        田刺史是不懂茶树种植上的事,但他敢这般支持姜旭,也是不怕对方乱动什么歪心思。那姜旭过来时就一人,然而在安州这地界上,做主的可是他这个刺史。

        所以姜旭这种负责种地的小官,对于田刺史来说,他只需得在姜旭身边好生的安置一两人看着便行了。

        因着田刺史在姜旭身边安置了人,姜旭的动静便时常有人来汇报。

        前些日子,姜旭在探查完辖下各县城的情况,又选定了第一年试种的地点后,还与田刺史言道,虽安州较为靠北,但一样是适宜茶籽冬播的。毕竟茶籽冬播不仅比春播更有助于出苗,最要紧的也是冬播茶籽可直接选择当年新得的。而春播的话,茶籽就需得先做好整个冬季的存储事宜。

        至于安州冬季较为寒冷一事,姜旭言道后面只需做好茶籽保暖保湿便可。

        田刺史听闻后,便忙表示一切按照姜旭说的来。

        事实上,早在姜旭来找田刺史之前,他安排在姜旭身边的人便把这些事情汇报过来了。这其中,还包括了姜旭对适宜种植茶树的山地选拔。

        “那姜旭在选酸性土壤……就颜色看起来黑色的,摸着松软些的……是酸的。那白,黄色的,摸着比较硬一些的,是碱的。”

        “酸的适合栽种茶树,那碱的适合种植谷子,高粱……”

        “呀,今日那姜旭还寻了好些匠人们过来帮忙,说是在测什么坡度……”

        前面的那些,因着林立文当初所作《农学》上,有对各种土壤做了一些简单的区分。而被田刺史派去的人本身对农事上就较为了解,因此倒也很容易便弄明白了。但是后面这个测量坡度,他并不十分清楚,当时还好生的询问了姜旭一番。

        茶园开垦所选地又多选山地,测量坡度是必要的一步。而且除了坡度需要测量外,后面还有各支干道路设计,各梯层的构建,还有各蓄水排水上的设置,都是需要经过仔细测量的。

        “种个茶树,竟这般麻烦?”田刺史对此表示极度的震惊。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94930386/36647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