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 第160章 县伯

第160章 县伯


随着调令一道下来的,  还有朝廷对于林立文之前培育良种成功的嘉赏。

        林立文被封为了县伯。

        这个县伯跟之前那位大皇子的外家所得的郡公一般,都是皇朝爵位的一种。所以在官职这一块,林立文依旧还是司稼少卿,  从四品上。但是被封县伯后,  林立文可享采邑七百户。

        采邑便是食邑的意思,  只是皇朝改制后,这一类的封赏便都成为了虚封。就拿林立文这个县伯来举例,那便是放在过去,  林立文得到这个封赏后,  朝廷是要给到实际的人户给他的,  并且还是世袭制。

        可是在皇朝新建将这制度改革后,林立文得到的是等同于七百户的物资钱财,是不能世袭给到子孙后代。

        但除了食邑七百户外,县伯还会被授永业田一千亩。既是永业田,  那么这一千亩林立文便能传给子孙后代的了。

        然后这授予林立文的这一千亩永业田,也在京郊,  并且距离他这庄子并不远。

        前来传旨封赏的吴大监还与林立文言道,这是永兴帝亲选给他的。

        “臣多谢圣上厚爱。”林立文忙躬身拜谢。

        其实便是吴大监不特意言明,  林立文也是知晓这些的。要知道京郊这一片的好田地,  他当初便是想买都买不到,  最后还是永兴帝赐予了他这一片官田。

        再者这种封爵所带的永业田,  按照皇朝过往的封赏惯例,  都是赏赐对方其祖籍那一片的田地。毕竟京城再大,它的面积总是有限的。而这里也是贵人们最为集中的地方,要都赏赐京郊的田地的话,压根就不够分。

        所以按照常例,朝廷嘉赏给林立文的这一千亩永业田该是在牧州衡县,  而不是京郊,更不可能紧挨着他这庄子。

        然后待到吴大监离去后,林立文具体上任的时间便也确定下来了。

        这一次,出发的还是只有林立文一人。

        林老头与林老太年纪大了,林老大与林周氏自是不敢在这时候离开两个老人身边。至于钱秀秀这边,瑶娘虽大了,但瑾儿如今才几个月大,自是还离不得她。

        而益州紧邻牧州,因此在路程上,所需耗费的时间与从京城到牧州相差得不多,都需得一到两个来月的时间。

        这对成年人来讲,都是一段甚为辛苦的路途,就更别说几个月大的孩子了。而且经历过上一次被东胡人差点劫持走的事件,林立文对路途中的治安也有了不少担忧顾虑。

        便是永兴帝也有此担忧,因为吴大监临走时也与林立文言道,过后会有护卫与他一同前去赴任。

        这个所谓的一同,自然便是保护林立文的意思了。

        而自打知晓林立文要离开京城后,林老一与林杨氏便从城内赶到了庄子上。这些日子,他们还都一直住在这边未曾回去。

        至于林立泽与五公主,他们是在调令下来后,才再度来到庄子上。

        他们这次过来,也是来给林立文践行。

        虽说在上任时间上,永兴帝给的还算充裕,按照京城到益州的距离来看,林立文并不用急着赶路的。但如今已是寒月,林老头担忧后面天寒地冻的路况不好,便强忍着不舍之心与林立文言道:“还是早些出发吧……”

        林立泽这次过来,也还一脸郑重的与林立文言道,林家众人他会照顾好。让林立文不要担忧家里,去了任上一切要以顾好自己为先。

        林立文看着眼前已经有了能承担责任能力的少年,心中顿感欣慰:“大兄对你,一直都很放心。”

        “你也要顾好你自己。”林立文又叮嘱道。

        林立泽:“大兄放心。”

        说实话,想到上次林立泽跑来庄子上的那种愤怒,林立文心中便就是有些不放心。其实要他来讲,这事出来未必就是件坏事。

        那李家与杨姓商者的手段简单拙劣,正好给了林立文惊醒。使得他能及时的反应过来,并且还能为以后想好对策。

        “一郎,其实大兄早就有离京的想法了。”林立文言道。

        林立泽不解:“为何?”

        林立文便与他较为细致的讲解了一番因为不同地区,以及受到不同气候的影响,会给农作物带来的一些差异。

        “京城虽好,但终究属于北地,气候温度较为寒冷……”

        所以位处于北地的京城,一些农作物的种植时间便不得不比南地那边晚上些许时日。

        比如水稻。

        虽说经过这几年的实验种植,水稻是培育出了一款矮杆新品种。但是这对于林立文来讲,却是远远不够的。

        而水稻其实更适合南方生长。

        因此即便是这次的事情未发生,林立文心中也有了去找永兴帝请命去南地一些府州的想法。只是按照原来的计划,林立文是想要再晚上一年,一来是孩子还太小,一来他也想等到这批矮杆水稻在各府州推广试种的结果出来。

        林立文与林立泽在解释完后,便还又笑着言道:“听闻益州那地气候尤为适合水稻生长……”甚至他还叹道:“若是可以的话,有生之前我想走遍整个皇朝……”

        林立泽听完后,却不知为何眼眶突然有些许的红润。

        农学班这边,在林立文解散后,大部分的学子果然便消失了踪迹。这早在林立文的预料之中,毕竟他们一开始是受到各自的主家派遣而来的,如今学堂解散,他们这些同林立文学了几年的学子们,自是要被主家召集走,然后再被派遣到不同的地方,发挥他们所学的本事了。

        对于剩余的这一小部分学子,林立文便单独与他们谈过话。

        他们这些人身后既无主家,便是自由身。所以林立文的意思便是先询问他们对于未来的想法,对于那些已经明确有了计划的学子,林立文自是尊重他们的意愿。但对于一部分还处于迷惘与犹豫阶段的学子,林立文这边便给出了两个方案,供他们暂时选择。

        第一个方案便是继续留在庄子上,替林立文打理庄子上的农作物。而第一个方案便是作为助手,随林立文一道去往益州赴任。

        当然他们也可以两个方案都不选的,在谈话前,林立文便与他们说了,这些不过是暂时的方案。便是选择了后,大家若是有别的想法了,也可再自行离去的。

        于是这番谈话的最终结果便是,绝大部分还处于迷茫状态下的学子选择留在庄子上做事。毕竟他们现在不是已经成婚或是定亲了的,便是处于被父母长辈催促的年纪了。而益州这般的遥远,如林立文都不方便拖家带口的过去,他们自是也不能的。

        最后大家选择留在庄子上,是因为林立文给出的工钱确实不低,再者他们本就是京郊这一片的人士,选择这里便很是正常不过了。

        对于这些学子们的选择,林立文也是能理解的。

        反倒是那个选择跟林立文一道去益州赴任的,也是唯一的一位学子,他感到了意外的同时,心中又觉得很是高兴。

        这名学子叫姜旭,也是农学班里表现最为突出的几位学子之一。

        然后更让林立文意外的是,这次受永兴帝派遣护,送他前去益州的还是那两个老熟人——杨越和赵武。

        “见过大人!”杨越和赵武朝着林立文笑着拱手行下官礼。

        林立文见到是他们俩时,也很是高兴。

        说起来,从西州归来后他们便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一来是各自的职位不同,一来嘛,便是林立文这官做得也与众不同。林立文虽是京官,但是却不需要上早朝,也不在京城司稼寺衙门里坐班,而是在京郊外的地里种地。

        如这般一个在京城内待着,一个京城外待着,除非彼此刻意去找寻,否则见不到面是很正常不过的。

        而随着杨越和赵武的到来,也临近林立文之前所定的出发时间了。

        知晓林立文即将要走,即便他并未设宴更未曾通知。但京中那些官大人们在背地里唏嘘感叹了一番后,也都纷纷派遣了仆从,携带了礼物送到了庄子上来给林立文践行。

        如他们这般能爬到如今这等地位的,又有哪一个不够精明?亦或者是没一些手段的!大家对林大郎身上的巨大利益,自是早就看得明明白白!

        只是这利益越大,盯着林立文的人便越多,一些人自是不敢随便出手了。再者过于龌龊的手段,若非到了必要时刻,他们也实在没法对那位林大郎下手。

        对一些人来讲,前程与家族利益或许是最重要的。但对于林立文这般的人,心中也还是有着钦佩和好感的。

        因此京中这些官大人给的送行礼都比较的重。

        同时,京中好些百姓在知晓林立文即将离京后,也都跑来庄子上给他送行了。

        朝堂上几位成年皇子的角力,一般情况下是与普通老百姓无关的。不过对于林立文之前被吓病一事,大家却一直记忆犹新。

        如今见着林立文要走,这些百姓一面舍不得他,一面却又还惦记着他那个病!

        “大郎啊,这是我新采回来的药……”

        “大郎,我家有位世代行医的亲戚,给了我一个新药方,你且拿去试试……”

        “我这也有一个新药方……里头所需的药材我都给你找来了……”

        “……”

        被这些人这一番礼物一送,钱秀秀本来还正因为林立文即将要走而难过不舍呢,这会却被许多的尴尬与僵硬所覆盖了。

        至于林立文,他整个人已经麻木了。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94930386/41483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