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天龙八部之复嫣 >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柳丝系绿

        清明才过了

        独自个凭栏无语

        更那堪墙外鹃啼

        一声声道

        不如归去

        惹起了万种闲情

        满怀别绪

        问落花

        随渺渺微波

        是否向南流

        我愿与他同去

        ——黄自《思乡》,韦瀚章词

        慕容复长得并不很高大,却胜在儒雅斯文。他的眉毛、鼻尖和嘴角有着柔和的线条,脸色略有点憔悴,眼睛又大又圆、乌黑发亮,且眼白很少。他的目光像父亲那样锐利,又像母亲那样多情,但总体而言,他是长得像母亲的。

        这个二十七岁的青年,在从天南大理国回江南故乡的路上。之前,他是在西夏一品堂办事,但现在已准备离职了,离职前在江南还有一次任务。在两次任务的间隔中间,他到大理身戒寺来,玄悲和尚最近在此被害。他作为嫌犯,前来为自己洗脱冤屈。

        此时此刻,他坐在客店的床上,没有烛光,只有朦胧的月光,倾泻下来,他望着月光,思绪逐渐飘飞,回旋前进,渐渐地到了江南水乡。那是家门口的河边,堤岸上长满青草,偶尔几棵绿树,在最高的树上,有一大群海鸥和白鹭栖息,都是全身雪白,时而飞翔时而聚集。有一个高大的女人常常在一旁的石凳上读书。又有一个绿衣少女在一棵大树的荫下吹风。白天风从湖上吹到树下,比别处更凉快。即使不是夏日炎炎,她也会这样吹风,显得呆呆的、木木的,眼睛望向远方,有时她会用手拉拉树枝、摸摸树干。

        “怎么又是她?”他突然一惊,想到。这几年他远在西夏,投靠一品堂,一边当打手,一边打探消息。到了晚上,常怀思乡之幽情,念及故园风物,最后总是落到她身上。这是小他10岁的表妹王语嫣。“她现在应该是个大姑娘了,也不会问我要雪花酥了。”他喃喃自语,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惆怅。然后便倒在了床上,沉沉地睡去了。

        第二天大清早,天蒙蒙亮的时候,他就到了身戒寺。今天,大理国皇保定帝段正明、镇南王段正淳和拈花寺黄眉大师要来这里,探讨玄悲遇害一事。在大理国君主面前,他丝毫不敢失礼,生怕自己有一点亏待人家,然而心中仍有一丝高傲:“我要是使用斗转星移,他们即使三个合力,也未必招架得住。”

        他在寺庙附近参观,到了中午,大理皇室才来。几个人并肩而行,没带任何随从。这大理皇室向来低调,每次出行并没有大阵仗,段正淳更是常常私会民间女子,只有着装还是显露出皇室的威严。然而在那三人后面,又有一位大汉。他极其高大,即使走在后面也显得显眼。几个人进了寺庙。他就自报家门:“在下姑苏慕容复,今日来为自己洗脱冤屈,现已久候多时。”然后对每个人都行礼作揖,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原来是姑苏慕容,幸会,幸会。”段正淳说道,又介绍了自己旁边两个人。四人之中,镇南王的态度最为平易近人。然后他来到身后那位大汉旁边,说道:

        “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丐帮帮主乔峰。”

        乔峰站了出来,用一双有力的手和慕容复握了握。他自幼练武,立刻察觉到乔峰有非凡的武功,必然在自己之上,说道:“在下早已耳闻丐帮帮主的英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江湖上虽有\''北乔峰,南慕容\''的名号,我的武功却只怕不及万一。”

        “慕容兄过奖了。我之前在西夏见过你,当时你在一品堂,是吗?”

        “是的。”

        “你是西夏赫连铁树将军的心腹,是吗?”

        “是的。西夏近年来狼子野心,觊觎我河套地区,我愿作为卧底,保卫大宋。”慕容复说,“西夏并不是一个可靠的国家。”他说这话是一语双关,然而在场几人皆浑然不知。

        “如果我没记错,你一个月前还在西夏,之后立刻赶往大理,玄悲和马大元的死,你都不在场,是吗?”乔峰说。

        “是的。你我都不是罪魁祸首。阁下为我辩白,真是感激不尽。”慕容复转向另外三人,“有乔帮主为我辩白,恳请三位相信我的清白。”

        那三人心下雪亮,明白他并非嫌犯,便不再怪责他。他又一一作揖行礼。几人在一家小酒馆用餐,点了大理过最出名的饵块、火腿和米线,段氏兄弟相当慷慨,自掏腰包。然后其他三人有事,便离去了。慕容复回旅店看了会书,天一黑便睡了。

        原来慕容复乃是一个古老的鲜卑王族的后代。五胡十六国时从关外入住中土,威风大震,建立数个名为“燕”的政权,后值倾覆,族人流散各地,有的在朝,有的在野,也慢慢与汉人同化,忘记了自己的过去。然而光宗复国的理想,却不露痕迹地流传在某些支系、某几代人那里,又特别地强烈表现出来。到了五代十国时,他家中出了一位武林第一高手,名叫慕容龙城,自创“斗转星移”这门绝世神功,与赵匡胤争雄,失败后离开山东老家,南下苏州,在太湖上建立了燕子坞,度过余生。慕容复是他的五代孙。他关于复国这件事,本无任何想法,只是少年时母亲让他跪在祖宗排位前,发过毒誓。但成年之后,他四处游历多了,有关的想法也越来越多。

        “得亏大理段氏都是好人,否则我就要被冤枉,严重的话还可能丧命。王权……并没有那么坏。然而为何有些人的王室血统一文不值?”他想到这里,不敢多想,便告诫自己睡觉。本来他想第二天找镇南王的,但要急着赶路,也没什么办法。

        第二天他起得很早,就开始赶路了,只想着奔赴丐帮与一品堂的约会。大理王室的人看起来都很好,然而到底如何,还是需要进一步考察。此后时光飞逝,如同白驹过隙。在丐帮与一品堂的恶战之中,他趁机放出“悲酥清风”这种迷药,迷倒了在场所有人,然后留下解药,自己离开了。一场混战竟然这样不了了之。

        他在无意中瞥见表妹和旁边一个年轻的白衣书生,然后一路追踪,到太湖边的一座碾坊,又到无锡城外天宁寺。然后他又去找自己的手下,包不同和风波恶。不知不觉中,三个人就到了家。“表妹也一定往这个方向走,”他想,“她很少出门,不会记得外面的路,出去了肯定很快往家走。”

        他以为回家后只会看到丫环阿碧和阿朱姑娘,不想有好几个不速之客。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和尚,面相和蔼,眼神却是凶狠凌厉。还有就是那个白衣书生,他的面容是俊的,只是有一点稚气。表妹也在身旁。他问过才知道,一个是吐蕃国师鸠摩智,一个是大理镇南王之子段誉。阿碧在一边,阿朱却不见了。

        “慕容公子好,我把这姓段的带到江南,就是为了获取\''六脉神剑\''的剑谱,然而这小子说什么也不肯默,我就只好把他烧给你的父亲,以纪念故人之情。”鸠摩智说,瞪了段誉一眼。

        “剑谱虽然珍贵,但人命无价,国师何必如此?我看你还是放了他吧。至于还施水阁,里面的大部分书籍,国师都可以自由阅读,只最里一间房不要进去,就可以了。”慕容复说,语速缓慢,吐字清晰,如风动碎玉,水激寒冰,“你们都留下来休息吧,王姑娘,如果舅妈过来,你可以回去。”

        鸠摩智听了他的话,表情缓和了一点,另外两个也轻轻点头。

        “至于阿朱,我就修书一封,让邓大哥和公冶二哥去跟踪她,确保安全。她既然是中途离开,自有她的缘由。”他说,俨然是一家之主的态度。

        他们吃了中饭,下午大家就各自休息去了。段誉和鸠摩智在四处参观,偶尔谈谈佛学。王语嫣却和阿碧到花园亭子里弹琴唱歌。“阿碧,你最近学了什么曲子?带我唱个歌吧,你一句我一句。”

        阿碧一言不发,便开口,带着吴语的音调: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阿碧,你怎么这样?我……是个规矩的姑娘。”王语嫣说着便扭过头去,然后转眼间就离开了亭子。阿碧虽然精通音律,于诗词上的造诣却远不如王语嫣,只知道记歌词,极少追究内涵。然而对王语嫣来说,若歌词说中了自己的心事,便是感慨伤怀一番。她的朋友很少,只有阿朱阿碧两个丫头,然而内心的一些秘密,她也不愿意完全吐露给她们,并以此为自豪。她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阿碧隐约明白这一点,一言不发,只用温柔的目光看着她,继续唱起来: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结千年。”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王语嫣站在一块大石头的前面,驻足倾听,直到最后一缕余音消失。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95584648/43081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