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帝阙春 > 44.044

44.044


此为比例最低的防盗章,  时间24小时,敬请支持正版^o^

        伽罗摇头道:“没有。殿下施救及时,他不曾为难我。”

        谢珩将她瞧了片刻,见她神情自然不似作伪,  稍稍放心。

        旋即,向那老者道:“琐事繁杂,  借此田园一聚,叨扰先生了。自那年京城一别,转眼已是六年,情势所限,学生虽常挂怀,却始终未能再来拜望先生。所幸先生健朗如旧,  更有仙风道骨。碧云峰那位道长也无恙吧?”

        “道长无恙,  劳殿下挂怀。”老者含笑道。

        老者姓苏,  是朝中有名的大儒,  不止学问精湛,诗词上更是无人能及,  因常与佛道中人往来,比旁的重臣更多几分洒脱通透、自然天真。

        他年轻时从边地小吏做起,因政绩斐然,  又遇伯乐,渐至朝廷中枢,  担任要职。奈何朝廷风云过重,  他本无争名夺利之心,  渐生厌倦,自请外放,在灵州做了数年刺史,治下百姓安乐,政事清明。

        后来他上了年纪,便辞去官职,在碧云峰下做起了闲云野鹤,诗酒田园,怡然自得。

        谢珩幼时承教于他,师恩深重,这回有意顺道探望,便安排杜鸿嘉在此处等候。

        苏老先生甚为喜悦,“先前听到殿下从淮南脱困的消息,老夫着实欢喜,只盼早日会面。前日他两人到此,这位傅姑娘天真烂漫,精通园艺,帮老夫侍弄花圃,晒书抄经,倒增不少乐趣,谈何叨扰?殿下此番过来,想必是汶北已安稳了?”

        纵是闲云野鹤之人,也曾躬身案牍,爱民如子,听闻北地战乱,难免忧虑。

        谢珩便道:“鹰佐撤军出了虎阳关,只是我朝需付许多银钱布匹,终究是百姓之苦。”

        苏老先生轻声一叹,入厅中命童子奉茶。

        他师徒二人久别重逢,一位是前朝重臣,一位是当今太子,自有许多话说。伽罗与杜鸿嘉陪着站了片刻,便告退出去。

        *

        当日暂且歇在此处,谢珩安排明晨启程。

        傍晚时候,伽罗同杜鸿嘉在后园闲游,碧峰叠日,风轻云淡。

        表兄妹二人幼时相处得和睦,虽经数年别离,杜鸿嘉依旧十分照顾伽罗。见她在议和途中愁闷多日,便寻两匹马骑着,从后园出去,绕道碧云峰下涉水而过,再经一片绿意深浓的桃林回来,酣畅淋漓。

        伽罗脸上笑意盈盈,甚至说起傅家处境时,也不似从前忧心忡忡。

        放马归去,杜鸿嘉陪她慢行,“当时我父亲初至京城,是老侯爷帮忙安排,才能站稳脚跟,终至今日地位。如今老侯爷和舅舅生死未卜,伽罗——回京后你如何打算?”

        “还没想好。若是回府,难免被拘禁。可这北凉和西胡的事还没查清,父亲下落不明,只能回淮南去,看看外祖母是否知情。只是不知殿下会如何安排。表哥,他曾露过口风么?”

        “没说。只让我救了你,在这里等他。”

        两人沉默走了片刻,郊野间晚风渐凉。

        沿河畔而行,水面渐渐狭窄,水流激荡。遇到一处斜坡,河水陡落,遇到河道乱石,水花四溅。

        伽罗夏衫单薄,被那水汽罩着,尽力躲开。

        杜鸿嘉见状微笑,行往靠河一侧,撑起披风隔开水花,道:“殿下初入东宫,格外忙碌。回京后若能得他允准,我便请半个月休沐,送你回淮南。否则路途遥远,即便岚姑能陪伴,我也难放心。”

        “这才是我担心的。”伽罗当即道,“当年祖父和惠王的恩怨我虽不知内情,毕竟有过龃龉,更何况祖父帮太上皇夺位,皇上哪会不恨?后来淮南那些事,太子和皇上更是恨之入骨。表哥若提出送我回淮南,太子怕会不悦。其实路途虽远,我与岚姑改装同行,应该不会太难。”

        “这是什么话?高大人与皇上的恩怨,他们自去清算,怎能连累你?太子若为此恨我,也是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之人,不值得追随,倒不如另寻……”

        他话未说罢,忽见前面茅屋角上拐出个身影,松墨色锦衫随风烈烈,不是谢珩是谁?

        夕阳下他疾步行来,拉了斜长的身影。

        余辉明亮,照得他面容神情皆清晰分明,粼粼波光映照,愈见其魁伟英姿。兴许是与恩师重逢后甚为喜悦,兴许是北凉退兵后终于卸去重担,他身上那股冷硬和缓不少,锦衣玉衫走过来,仿如闲庭信步。

        伽罗随杜鸿嘉走过去,行礼。

        谢珩挥手示意杜鸿嘉退下,瞧了伽罗一眼,抬步踏上侧旁小径。

        伽罗不解其意,见他走了两步回身等她,忙跟了上去。

        小径上少有人行,两侧茅草过膝。谢珩走得很慢,似在欣赏郊野风光。伽罗不敢催他,只好慢慢跟着,直到他在一处茅亭驻足,才问道:“殿下有吩咐?”

        谢珩回身,道:“鹰佐那边怎么说?”

        “他想要我的长命锁。”伽罗自觉的取出长命锁给他看。

        谢珩接在掌中细看。

        那长命锁用金打造,形如绽放的莲花,手艺精湛。只是年头甚远,看其成色,竟似有两三百年之久,应是世代相传之物。与旁的长命锁镂刻福寿之物不同,锁的背面是一只展翅的凤凰,底下八个字,“荷天之宠,必得其寿。”

        粗粗看去,确实无甚特殊之处。

        可普通人家,谁会拿这样老旧的长命锁给孩子?伽罗出自侯府,又以“伽罗”为名,可见傅良绍夫妇应笃信佛教。按着常理,她出生时,或是有身份的亲友赠送,或是傅家给佛寺里香火钱,寄在有道高僧名下,另造长命锁。

        拿如此老旧的长命锁给她戴,着实叫人意外。

        且看那凤凰的模样,与南夏的大为不同,甚至西胡、北凉的凤凰,似也与之不同。

        谢珩被困淮南时博览群书,于北域各国的图腾民俗了解颇多,思来想去,也想不出这凤凰是哪国笔法。

        他低头看向伽罗,她也面带困惑。

        碰上他的目光,伽罗立时垂眸颔。

        少女才过了天真的豆蔻年华,虽幼时失慈,毕竟养尊处优,被人捧在掌心里长大,没见过什么风浪。这回北上路途艰辛,又数度遇险,前路叵测时忧愁忐忑,小脸儿竟显消瘦,衬得那双眼睛如琉璃珠子,夕阳下顾盼流波。

        谢珩对此是熟悉的,不管哭笑出神,她眸中总藏着潋滟波光,天然风情。

        只是如今垂眸,那风情便收敛了。

        谢珩别开目光,将长命锁放回她掌中,“仅此而已?”

        “嗯。那晚鹰佐问了长命锁的事,我搪塞他,说长命锁已被西胡抢走,他没再来过。后来殿下派人救我脱困,折道南下——”伽罗稍作犹豫,道出心中疑惑,“其实鹰佐既提了长命锁,到了北凉都城,必定会说得更深。届时摸清了情由,真相或许能清楚。殿下派人救我……是另有打算吗?”

        谢珩眯了眯眼睛,“言下之意,救你是多事?”

        “不不不,殿下误会了!”伽罗忙摆手解释,“我无意冒犯殿下。殿下施以援手,我确实深为感激。”

        ——不过她确实不明白谢珩的用意。明明都已约定,派她深入北凉探明情形,却又中途派人救她回来,令她几乎无功而返。这固然叫她感激,却总觉得谢珩这回出尔反尔,让人捉摸不透。

        谢珩背转过身,也未追究,只道:“回到京城,查明长命锁来由。”

        伽罗恭敬应是。

        “也无需感激,我救你只为公事。毕竟……我睚眦必报。”谢珩忽而侧头,瞧着伽罗缓声道:“难道你以为,我会好心救你?”

        ……

        伽罗缩着肩膀,颇觉无辜。

        曾经有那么一瞬,她差点真的以为谢珩是生了恻隐之心,好心救她。否则,实在难以解释他的出尔反尔。

        而今看来,是他另有筹谋。

        这样也很好。

        *

        辞别苏老先生,骏马疾驰,朝行夜宿。

        三日后抵达邺州,离京城已不远。

        当晚投宿客栈,毗邻闹市。伽罗连日疾驰后没胃口,见对面有家蜜饯铺子,便生馋意。她住在谢珩和杜鸿嘉的隔壁,知道东宫亲卫也在左近,无需担忧,趁着铺子打烊前,寻了些碎银子去买些回来。

        铺内蜜饯和糕点齐备,做得都极好,蜜饯甘甜,糕点香软,整日劳顿后吃几颗,堪慰饥肠。伽罗闲着无事,索性将各样都挑了些,满载而归。

        右手单独拎着她的吃食,左手两份给杜鸿嘉和谢珩。

        杜鸿嘉那里好说,只是谢珩脸硬脾气臭,向来不待见她。贸然送去没准会讨个没趣,不送又太无礼,也对不住他途中几番照拂……

        不如请杜鸿嘉代她送过去?

        正自盘算,忽觉哪里不对,伽罗抬头环顾,瞧见侧面走近的人时,唇边笑意霎时僵住。

        华灯初上,夜市方开,客栈旁边有家热闹的酒楼,数位官员从中走出,正往这边走来。被拱卫在中间的人锦衣缓带,玉面含笑,那样熟悉的轮廓,不是姚谦是谁!

        马车辘辘驶过长街,两侧杂花生树,暖风拂柳。融融春光之中,过往行人却都面带惶然,匆匆走过门庭冷落的商铺酒肆,听见马蹄声时迅避让在道旁,惊弓之鸟般躲开那些飞驰而过的报信士兵。

        一个月前皇帝御驾亲征,却在虎阳关外被北凉掳走,数十万大军溃于一旦。

        京城帝宫顿时陷入慌乱。

        如今朝中虽立了新帝,可北凉陈兵在汶水之北,随时可能渡水南下,令京城人心惶惶,也让伽罗满心忐忑——她的祖父身居右相之位,这回随同御驾亲征,大抵也被掳走了。父亲这两年在汶北为官,北凉掳走皇帝后挥师南下,不几日便攻占了汶北各城,他也是生死未卜,令人悬心。

        可变故还是接二连三。

        新帝登基没几天,东宫太子就派人千里飞驰南下,将她从淮南的外祖家带回京城。新帝旧时就与祖父不睦,前几年在淮南形同软禁,处处被外祖父监看,更是仇怨颇深。她虽能乘马车回京,沿途却近乎羁押犯人的架势,也不知是为何事?

        伽罗眼瞅着流星马消失在长街尽头,叹了口气,掀开马车窗牖。

        “陈将军,前面右拐可通往学甲巷,能否先去那里一趟?”十四岁的少女声音柔软,日夜兼程的颠簸之后带了疲惫,加之神情憔悴,瞧着甚是可怜。

        那姓陈的小将却丝毫不为所动,只道:“太子殿下有命,姑娘回京后不得回府。”

        “我不是回府,只是顺路找个人,片刻就好。”伽罗解释。

        那小将却还是不许。

        伽罗无法。这一路同行,她也瞧得出此人态度强硬,兴许是有命在身,对自己颇为戒备,只好朝旁边的妇人递个眼色。这妇人是伽罗的奶娘,名唤岚姑,圆圆的一张脸甚为和气,本不在被押回京之列,因怕伽罗孤身一人,苦苦求了那小将,竟得以破例同行。

        途中瞧着,那小将对岚姑倒是偶尔能网开一面。

        这回岚姑也是带了哀求的语气,将头探出窗牖外,连声说伽罗这回遭了变故前路叵测,进了东宫不知前途如何,未必还能见到亲友。太子虽不许伽罗绕道回府,可学甲巷离东宫不远,又顺路,还请他行个方便,许她耽搁片刻云云。

        连番恳请之下,那小将虽未点头,却终是在岔路口命人往学甲巷去。

        车里伽罗舒了口气,将袖中的信捏得更紧。

        一路走来,她虽听说了前线战事变故,却半点得不到旁的消息。祖父的处境、父亲的下落、府里会被如何处置,她心里半点都没数。

        如今去东宫必是凶多吉少,不管怎样,总得先想办法探些消息。

        伽罗没法回府,仓促之下,只能先去寻姚谦。

        想到姚谦时,伽罗原本忐忑的心倒镇定了不少。

        那是她外祖父的门生,虽然出身不高,却是淮南有名的青年才俊,品行端正,才华卓然,外祖父爱其才华人品,悉心指点教导,又帮他进国子监读书,去年中了进士,被安排在翰林院历练,对京中近来情势应当知道不少。

        伽罗八岁丧母,十岁被送往淮南后便一直住在外祖父家中,姚谦待她向来很好。

        从他那里,兴许还能探到些消息。

        且此时,伽罗也很想见到他。

        *

        到得学甲巷,伽罗按着熟悉的地址寻过去,甲字三号的院门敞开,外头停了辆马车,有仆人在匆匆搬东西。

        伽罗稍觉意外,还未同岚姑走至门前,旁边几个男子行过,对着院子指指点点。

        “看样子,是真要搬走了?”

        “攀上了凤凰,可不得搬走吗?能娶徐相的千金,这回他倒是小人得志了……”

        “可不是,要不是靠徐相提拔,凭他也能进户部?”

        ……

        议论声尚未走远,院里脚步声响,数名仆人簇拥之下,熟悉的身影挽着锦衣华服的美人走了出来。两人应是夫妻,男子揭起车帘,温声送她进了车厢,在他躬身进去之前,似是察觉什么,猛然朝伽罗所在的方向望过来。

        四目相对的刹那,伽罗如遭雷击。

        俊朗的眉目,高挺的身姿,玉冠华服映衬下精神奕奕,是熟悉的模样。他的唇角尚且带着笑意,如同从前在淮南时,一起跟随外祖父游春踏青,他君子如玉,举止温和,笑着教她认山间花木。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106011/198342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