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镜花缘]替父从军的百花仙子 > 第9章 第九章

第9章 第九章


今日的红文馆格外热闹嘈杂,才女们都是激动不已,忙忙碌碌的准备笔墨纸砚。

        听说礼部三天前就已经拟好了题目,一些才女聚集在一处押题,列出许多题目来,只在相好的姐妹之间传看。

        史幽探和唐闺臣也押了题,只是两人全当说笑解闷,并没有记在纸上。

        当夜晚间尚食局来了人,给才女们准备了许多可口的美食,但却不能饮酒。又传陛下口谕,让才女人莫要贪食,明日闹起肚子来,可是要耽搁了考试的。

        才女们用了晚饭都早早的回了房中休息。

        唐闺臣正挑选明日要穿的衣物,挑来选去不知道选哪一件好,便问史幽探:“史姐姐快帮我看看,我穿哪一件比较好呢?”

        史幽探手里拿着一支毛笔指着尚服局新裁的时新衣服说道:“这还用选么,自然是公主赐给你的蜀锦做的衣服,你从家里带来的衣服无论是料子还是样式,怎么能和尚服局做出来的这件衣服比?”

        唐闺臣有些扭捏:“我从小到大没有穿过裸着肩膀的衣服,况且这样天气,觉得寒冷。”

        “人家都说入乡随俗,宫中的女子个个都是往花枝招展里打扮的,我不是跟你说过,穿的好些,别人也容易有些好脸色的。再说了,宫里的暖炉烧的很旺,你穿这些还怕热呢。”

        “但是……这样的人,岂不是用容貌取悦他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穿的好看了能让别人赏心悦目开心,又不是什么坏事。旁人开心了也少难为你,旁人开心,你也开心,不是两全其美么?”

        唐闺臣一时竟无力反驳,诚然是这样,本以为穿着得体大方最重要,她是不屑用容貌取悦他人的,而陛下也无需她用容貌取悦。但入了宫就是陛下的人,穿着打扮确实得顾着皇家的脸面。

        史幽探见她低着头沉思,又道:“公主不是送了你许多珠钗,你也隆重戴上。”

        唐闺臣点了点头,拿出盛珠钗首饰的盒子来挑捡了许多。准备妥善,同史幽探一起早早休息了。

        第二日辰时,天色大亮了,唐闺臣同史幽探出了尚宫局的小院,见众多才女们已经两两三三的结群,陆陆续续的往礼部去了。

        两人也夹杂在众多才女中,往礼部走去,正赶路呢忽然听见纪沉鱼在身后叫道:“史姐姐,唐姐姐。”

        两人便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见纪沉鱼背着考试所用的笔墨纸砚正向两人小跑过来。

        纪沉鱼跑的嘘嘘气喘:“两位姐姐听说了么,公主和上官婉儿也来监考呢。”

        唐闺臣和史幽探互相望了一眼,都摇了摇头,三个人并步前行,并不耽搁走路。

        史幽探听见上官婉儿的名字,心中有些郁郁的不开心。

        纪沉鱼又道:“听说公主可开心呢。”

        史幽探道:“能为陛下选拔人才辅助江山社稷,自然是开心的。”只是想到武后对上官婉儿的重用,心中不免有些失落芥蒂。

        随着才女们的队伍走了半个时辰,来到礼部门前,礼部门前站着许多守卫,挨个查验才女们的文书名录。

        查验完了三人的名录,三人便进了礼部的厅房中听点开考。

        公主坐在厅房的正中间,左边是上官婉儿陪坐着,右边是吏部尚书右丞相帮着整理文书名录。

        三人向公主行礼,宫女将她三人的文书名录收了起来,交给上官婉儿。

        公主见唐闺臣的穿衣打扮焕然一新,头上别着自己赐的许多支名贵珠钗,显得富贵雍容,明媚之中不乏大气,全没了才见时的那般乡气。

        果然人靠衣裳,珠宝养人。

        “今日打扮的娇丽,皇宫里又不比县里,总要顾着脸面的。”

        看见史幽探头上也别了许多,连衣裳也是蜀锦的料子,又对史幽探道:“陛下很是爱惜你,你可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一片心啊。”

        史幽探行礼称是。

        上官婉儿看着史幽探轻轻的笑道:“妹妹可要好生答题,定要中个女状元,以后进了宫,可不要嫌弃姐姐,希望你能和姐姐时常切磋才艺呢。”

        史幽探咬了咬牙,上官婉儿是在暗示,若是她中了状元,那上官婉儿岂不是比状元更胜一筹。

        礼部尚书左丞相进来厅房给公主行了礼将三人带去考试。

        众多才女考了一日,酉时散场,都陆陆续续的回来红文馆中。

        部试之后,便只等着放榜了,礼部尚书早就贴了告示,三月二十二日放榜,四月初一殿试,只选中十人进殿。

        殿试时武则天选出两名女学士,两名女博士,两名女儒士,便就授职留用。其余四人分去尚宫局,由宫中尚宫训练□□,再去礼部挂了名字,由内舍人上官婉儿统领,同为陛下分忧处理朝中事宜。

        离着殿试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唐闺臣和史幽探在红文馆里闷的不行。

        这一日两人出来红文馆,在神都大街上闲逛,唐闺臣买了中意的花瓶纸扇,将花瓶在怀中抱着,仍旧同史幽探闲逛。

        不知不觉逛着逛着便出了城门,走到护城河近前了。

        唐闺臣见护城河水清澈见底,里面都能看到一群小鱼游来游去。

        正好手里拿着一个广口的琉璃花瓶,便将纸扇替给史幽探:“好姐姐先帮我拿着扇子,我用花瓶诓些小鱼儿来,拿回红文馆于姐姐逗趣玩儿。”

        史幽探将纸扇接在手中,嘱咐道:“可小心着别掉下去了。”

        唐闺臣点点头,欢欢喜喜的拿着花瓶往护城河边走去,刚走到河边上,便听见身后有人制止道:“小娘子别碰那河水。”

        唐闺臣并史幽探都转身来看,是两个跨着竹篮子的农家妇人。

        一个妇人上前来,将唐闺臣拉至离着护城河两三米的地方:“小娘子碰那河水干什么?”

        唐闺臣满脸疑惑:“我见河水清澈见底,里面有许多小鱼游来游去,心中喜欢,便想用花瓶诓些小鱼回家。”

        农家妇人后怕的啧啧几声,摇着头道:“小娘子有所不知……”四处看了看压低声音道:“你站的地方不好。”

        唐闺臣有些好笑:“有什么不好的呢?”

        “前段时间,有人在护城河的这个地方发现了溺水的女子,那个女子啊死的可惨了。脖子被人拧断,连身子都被鱼虾蚂蟥吃了的……”

        唐闺臣脸色煞白,手中的琉璃花瓶丢在地上都不知了,一阵作呕。

        史幽探赶忙过来给她轻轻捶背:“没事了的,你又没碰那河水。”

        唐闺臣干呕了好大一会儿才慢慢的好些了。

        史幽探问妇人道:“这样大的事,可有报官的?”

        妇人回道:“第一个发现溺水的人是群小孩子,当时就吓傻了,都哭着回家告知父母,报官是一定的。但是这件事却不了了之了,我们临近护城河居住的人每日里都胆战心惊的,只怕凶手还要杀人。”

        史幽探皱着眉头:“天子近前,还有这样的人命案子,官府竟然不作为!”

        看看此时天色尚早,问唐闺臣觉得如何了。

        唐闺臣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道:“我还好。”见史幽探满脸怒容:“史姐姐可是愤愤不平?”

        史幽探握着唐闺臣的手道:“你可愿意陪我去官府一趟?”

        唐闺臣又点了点头:“闺臣愿意。”

        史幽探道:“我们应当立刻前去查问,若是果真如此,告知陛下,也算为百姓出头立功。”

        两人并肩往城门中跑去,身后的农妇见唐闺臣忘了落在地上的琉璃花瓶,拾起花瓶冲着两人的背影喊道:“小娘子的花瓶忘了带走了。”

        喊了几遍,唐闺臣和史幽探却都没有听见,只得作罢。

        史幽探拉着唐闺臣来到官府衙门,衙门门口停着一顶轿子,狱吏王德寿正冲着上轿子的人献媚谄笑:“来大人慢点,小心别被轿子碰了头。”

        轿子被四个轿夫抬了起来,慢慢悠悠的走了。

        王德寿正转身要进衙门,史幽探上前一步拦住道:“且慢!”

        王德寿看看面前的史幽探,并不认识。但见她穿着打扮不俗,不敢慢待,便笑道:“不知小娘子是何人啊?”又见唐闺臣站在史幽探身边,看看唐闺臣,同样穿着不俗。

        史幽探道:“我们是红文馆的才女,方才得了一个消息,听说前段时间,有人在护城河发现了溺水的女子,上报到了你这衙门里,你们却将这件事不了了之了?”

        王德寿满脸奸佞:“呦,原来是红文馆的才女啊,那我这个小小的狱吏可是不敢怠慢呢。”

        掐着腰转到史幽探身旁去:“这还没有放榜呢,已经想着替陛下处理冤案了。”啧啧两声:“让我猜猜是哪两个才女这般胆大?”

        托着下巴佯装思考:“名满神都的才女有两位,一位是像仙人一样能让百花开花,哄的陛下开心的百花仙子唐闺臣。”打量了两人一遍又道:“一位是写了诗句被陛下赏识,且因此教陛下动了开设女科心思的史幽探。”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两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百花仙子唐闺臣和史幽探史才女了。”

        史幽探一脸严肃:“是又如何?”

        “哎呦,那我可得和来大人禀告,说百花仙子和史才女来问命案呢。”

        史幽探道:“你少阴阳怪气,若是果真放任冤案不管,陛下定会过问的。”

        王德寿本想着不告诉她两人,就让她两人去禀报陛下去,但又觉得两人有些勇气。且都长得花容月貌的,穿着打扮也让人赏心悦目,若是公主或者陛下无论哪一个人生气了,恐怕不会有她两人的好果子吃。

        一时对她两人心生爱惜,便笑道:“不是我们想要不了了之,是因为这个女子的身份特殊,公主一怕牵扯太多,二怕传扬出去,因此压着不再查了。”

        史幽探纳闷:“怎么会和公主扯上关系,到底是什么身份的人,为什么又不能查?”

        王德寿忽然觉得史幽探很是可爱,呵呵笑道:“那个女子是公主的婢女,名字叫紫月,不能查是因为公主府中别的婢女说,紫月出事的当日,见她喝的醉醺醺的,跟了一个男子去,而后便出事了,公主怕是丑事。”

        唐闺臣心中一惊,忽然记起她才去红文馆住的第二日,公主言语之中提起婢女,很是奇怪,原来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看来当时是怀疑她动手脚溺死了紫月。

        史幽探一时放松下来:“原来如此。”又对王德寿笑道:“多谢狱吏大哥告知,看来是我们错怪贵府衙门了。”

        王德寿装的满脸委屈:“哎,可不是呢?我们来大人断案最公正廉明了。”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60937192/43507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