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甄嬛传同人之卿本佳人 > 第3章 惊鸿一面

第3章 惊鸿一面


檀柘寺依山而建,风景独好。后山坡上种了不少枫树。未至深秋,并不见漫山红遍的绚烂。只是深深浅浅的橘红,还杂着并未扎染过的绿,斑斓中糅着日光,少了壮美,却多了些琐碎的情意。

        我与景泰皆男装打扮,拾级而上,来到后山的一片空地。寺里的和尚在这里建了个极小极工的亭子,题为“枫吟”。

        亭中只见一男子的背影。长身玉立,一袭月白色长衫在后山一片银红翠绿中格外明朗。

        听到动静,男子转过身来,长施一礼。

        “在下陈璟,见过姑娘。”

        “还未谢过陈公子搭救之恩,文鸳铭感五内。”我微微福身,行了女礼。

        他走上前。日光在他身后,将月白的袍子镀上一层亮金。

        他长得不俗,眉宇间透着一股习武之人常见的杀伐凛冽,但眼眸含笑,流淌出一股温和的气质。令人惊讶的是,兵戈之声和书生气质在这个人身上相得益彰,使整个人如同天神下凡,沐光而来。

        我看得有些呆了。

        “我让阿勒去寺里添些香油钱,这会子他应该在山下禅房。”对面的人突然出声。

        阿勒是景泰的表哥。这话是对景泰说的。

        “想去便去吧,半个时辰之后回来寻我便是。”我朝不知所措的景泰颔首道。

        景泰像是得了恩赦一样,欢欢喜喜地走了。

        余下我们两人。

        “听闻将军不日要随年大将军出征西北,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我率先开口。

        “当不起姑娘一声将军,”陈璟笑了笑,复又轻叹一声,“我未有官职,不过随军一白衣罢了。”

        “陈公子自谦了。”我抬头,刚好撞进他含笑的眸子里,登时红了脸,“公、公子年轻有为,陈老大人必定以你为傲。”

        突然,他眼睛里的光灭了,漆黑的瞳仁归于寂灭。半晌开口道:

        “但愿。”

        我尴尬地笑笑,抬手理了理漏出帽檐的一小撮鬓发,勉强掩饰着已经乱成一团的呼吸。

        陈璟并没有注意我的窘迫,负手与我并排而立,朝远处的山望去。

        我们就这样僵持了一会儿。

        “鸳姑娘,我……家中丑事,我本不该说与你污你清听,其实我并非父亲亲生,父亲也并未对我寄予厚望。”陈璟突然转向我,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样,急急解释。

        “我、我告诉你,是不想让你因父亲政见不同的缘故而刻意避嫌,”陈璟补充道,却好像“越描越黑”,“好像……也不是那么对。”

        “陈璟心悦姑娘!”他突然梗着脖子,涨红了脸朗声说道。

        好了,这下轮到我愣在原地,瞠目结舌。

        呆愣了许久,我才听懂了这直球一般的告白。

        脸上火烧一样,两只手叠也不是,垂也不是。我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对面的人也是一脸窘迫。我拎起长衫下摆,转身落荒而逃。

        下山的时候碰上景泰两人,我抓起小丫头的衣袖便跑,风似地钻进了自家的马车上。

        他喜欢我?我喘息许久依然没法平复。我在男女情爱方面并不通透,上一世嫁与君王,也曾得宠一时,可我清楚这其中盘根错节的利益相干,所以从不敢付出半分真心。

        他可是真心的吗?我不免又想起他方才梗着脖子说喜欢我的情景,禁不住笑出声来。那样温和知礼的人乱了方寸,是因为我的缘故吗?

        我上一世并未关注过陈璟此人,因而并不知晓他的结局。我只知道,在阿玛和一些文官的合力弹压下,皇上将年党连根拔起。凡是与年羹尧交好的大臣,全部遭到黜落,轻则流放,重则株连。而我,在年氏一族倒台后,便以功臣之女的身份应召入宫。

        近日读史,我知道历史自有逻辑可循,有些必然的结果只是套上了偶然的外衣。一道圣旨,陈家就会颠覆,我就会进宫为妃,没有商量的余地。

        我没有选择的权利,我更不会因着一个不相干的人将父母族人的性命舍弃。

        “景泰,掌灯。”我朝外间唤道。

        随手捡起本书,却毫无兴致。提笔蘸墨,在纸上胡乱涂鸦。收了思绪定睛一看,整张纸密密麻麻写了“璟”字。

        我更加暴躁,将纸揉成一团丢了出去。

        “哎!”正砸中提着灯盏进来的丫头。

        “小姐这是怎么了?”景泰上前换了烛台,悄悄递了一张纸条,低声道:

        “这是那人给小姐的,还让我带话,说今日莽撞,唐突了小姐。”

        展开纸条,几行端正的小楷:

        “今日多有冒犯,思忖良久,但求姑娘信我,陈璟今日所言,句句属实。璟虽不肖,实不敢坏姑娘清誉。”

        我盯着纸条上的字迹,良久才缓缓开口:

        “我知道了,不用答复他。”

        那日过后,我开始派人四处打探陈家的情况。

        原来,陈璟的母亲与陈逡青梅竹马,两家本是订了亲的。可后来女方家里毁约,将女儿送去国公府做了妾。

        陈逡无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上人被一顶小轿从侧门抬入了国公府。后来,在陈老太爷一手安排下娶了如今的夫人兰氏。

        两人本是相忘江湖各自安好,只是那女儿后来怀了身孕,又被后宅里一些龌龊手段折腾,对外宣称难产,最后一尸两命抬出来的。那孩子命大,被拉去乱葬岗的时候竟还有气,硬生生活了下来。

        陈逡不忍心让心上人的骨肉遗落在外,只能百般哄劝妻子,将这孩子视作亲生,按照辈分从玉,取了单名璟字,对外称是陈家的三少爷。

        一直以来,外界风言风语不断,编排出陈老爷一段段风流韵事,什么难听的话都有。陈璟起先总要和人争辩,甚至每每动起手来,却总被父亲呵斥责罚。加之兰氏本就对这个平白多出的“儿子”心存怨怼,话里挟枪带棒,让陈璟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随着年岁渐长,陈璟的眉眼越发像他已故的母亲,总是勾起陈老大人心中酸苦。行伍出身的他不善于沟通,由着多年求而不得的爱转化成怨恨,一股脑全发泄在了陈璟身上。两人之间的芥蒂远比想象的要深许多。

        如今,年轻气盛的陈璟急于建功立业,好将来自立门户。他自请随军出征,并未提前禀告父母,把陈逡气得吹胡子瞪眼,父子俩足足对峙了三日才各自退让一步:陈璟入陈逡帐下,由陈逡直接管辖。

        真是冤家!我苦笑。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67889356/39519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