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我全家先后穿越到古代 > 第9章 竹燕窝

第9章 竹燕窝


说笑过后,柳氏就让儿媳各自休息。

        一夜无话,鸡未鸣灯已亮,却说云山养蜂人老陈此刻装扮齐整,后背一竹篓,腰上两颗雄黄药丸,小腿别一把刮蜜短刀,举着火把蜿蜒行走,往竹林深处寻去。

        陈小郎提着灯笼在前方给老爹开路,边走边打哈欠,说起季家的情况。

        “季族长家来了贵客,昨儿在醉仙楼设酒席筵宴,好多子弟去了,怎地文煜秀才没跟去呢,今年季家也就他一棵独苗去省城乡试。

        咱们县林家出了三个一等生员,陈家、徐家各两个,黄家虽只一个,可别县同宗出了三个,今年反而林家来势汹汹。”

        “谁家过了今年乡试?”陈老伯问。

        “咱们县没人取中举人啊,反倒隔壁县的蔡家、戴家各出一个举人,庙前摆了半个月的流水席,请了府城的戏台班过去热闹。”

        陈老伯便说季秀才年轻,这回没考中下回定能高中,话音刚落就见前方火光隐隐约约,父子二人心下大惊,不顾脚下石头,几个箭步就追上火光,却是虚惊一场。

        原来站在面前的正是梁长风和他的堂哥。

        昨日在斋菜馆店前同季文煜分开后,梁长风便去面见李员外,得知员外已不需外人来抄书,就和季行远等人告别转而去找书院朋友。

        那书院朋友见他心情郁闷,带上另一个同窗,三人携手来云山顶上六角亭散心,就那么恰巧再次碰上了季文煜一行人。

        梁长风不知要如何去面对姜氏女,便拉着二位友人迟迟不肯上前去问候。

        姜棠的言语,他们三人也都听清了,其他二位友人嗤笑并不当真,唯独梁长风急着用钱,信了,下山后就去盛港码头寻了堂哥。

        梁堂哥是码头搬运货物的工人,也在为钱所困,当下做主同意了,二人当晚在大严寺借宿,于五更天出发前往竹林深处寻找白玉木耳。

        这会儿反倒在竹林里迷了方向。

        陈老伯见对方是个读书人,便好心携带他们进深山,还把两颗雄黄驱蛇丸送与梁长风,自己拿了儿子一颗放与己身防蛇虫。

        那梁长风当下拉过堂哥拜谢陈老伯,四人组队一齐寻找,私下散开以四盏火光为信号,慢慢往深林处推进。

        耳边冷风呼呼,远处黑布隆冬,梁长风掌心出汗,暗骂自己太过鲁莽,“若不是遇到了好心农人,这会儿怕是连累了堂哥和我受苦。只期望这日辛苦能有回报,暂解我兄弟无钱可用的困境。”

        不远处堂哥大呼小叫,要他们聚过去辨认,“我看着像是,又怕不是。”

        陈家小儿子喊道:“先摘了吧,这片全是毛竹,怎么也长不出毒物来,尽早收入即了,那姑娘说了,此物最怕阳光。”

        梁堂哥一听是个理,很快收进了布袋,拉紧袋口。

        陈老伯也喊碰到了,让他们多留心最底下竹节。

        听见他们皆有所收获,梁长风不由得开始着急,定睛一看,一棵竹子歪斜,最底下竹节裹着一坨淡黄菌,他惊讶大叫:“就是银耳啊!”

        于此同时,陈家小儿子也找到了竹菌,心情大好,笑:“是银耳也好卖,别伤了品相。一盒上好的银耳可值十来两银呢。”

        四个人忙碌到天放光明,聚到一起,每人摘有五、六两重,也顾不上洗净,直奔山下北桥陈氏医馆来。

        陈掌柜仍是一身皂布直裰,在和客人谈笑,见同宗老陈下山以为是有要紧事,亲自来接见,倒是看到了竹篓中的好东西。

        寒暄过后,一面招呼客人,一面带着老陈来到后院水槽处清洗竹燕窝,放到竹筛上沥水,称重后以燕窝的价钱全买下。

        陈老伯、陈小郎、梁长风、梁堂哥每人各得六钱四,喜得找不着北,见医馆不是说话之地,谢过掌柜便离开了。

        客人以为是龙须菜,笑掌柜也有看走眼的一天。

        陈掌柜笑:“老陈半辈子就没离开过云山,他捡到的必定是竹林里生长的白玉木耳,这可是好东西,只在仲秋生出,又吸收了竹子的精华,可不珍贵,江城想买的人家多的是。”

        客人便问白玉木耳怎么烹煮。

        “烹饪方式和燕窝无区别,可咸可甜,端看赵老爷的口味了。这新鲜的无须泡发,吃个应季。”

        那客人正是赵祥的管事赵大顺,替主家来采购中成药,今日便是来结算价钱,听了掌柜的言语,将竹燕窝收入囊中,算了银两,驱车往石泉村赶回。

        马车在埕院大门停下,季家看门老仆人来迎接。

        赵大顺问:“季管家在何处,这里有一份新鲜食材要请厨子置备,午膳给主家呈上桌。”

        老仆人将竹燕窝交给了厨娘凤姑,得知是和燕窝一般价贵的食材,她有些畏手畏脚。

        恰逢掌厨的厨子回家割稻子,凤姑来老仆人窗口下打听有哪些客人。

        得知季文煜也在客厅,凤姑很是高兴,“这孩子为人和气懂得多,我来去问他,必不会取笑我的。”

        老仆人替凤姑跑一回客厅,叫来了季文煜,说了竹燕窝的来历,季文煜笑道:“有些巧了,昨儿才去了云山说起竹燕窝,今儿就能见到真物。”

        昨日姜棠在山路教老陈如何烹煮,他一字不漏给记住,不过他没准备开口,反倒是回家请姜棠来教凤姑。

        姜棠正想着去族长家讨白蜡回来做蜡壳,跟着季文煜走在乡村小路,遇了十来人,村民面上在笑眼里有惊奇,都说第一次见到季秀才带着娘子出来散步。

        季文煜略微歪歪头,是有点不理解,心道:“原来身为丈夫是要常带娘子出来散步么?”

        总觉得是哪里不对,但他猜不透问话人的意思。

        姜棠睃见季文煜纠结的眉眼,想了想,小声问他:“我想做几颗小木球,指节一般宽的即可,要找谁呢?”

        季文煜回过神来,也没问她要木球何用,就说阿海父子会简单木工。

        说曹操,曹操到。阿海的马车停在西南大门前,一个人在抬酒坛下车,季文煜和姜棠快步上前帮忙。

        阿海可不敢让姜棠来动手,未开口,却见女子以一人之力抱起二十斤重的酒坛,稳稳当当放地下。

        他目瞪口呆,再去看季文煜,对方很是专心帮忙扛酒坛子,并未发现妻子的举动。

        阿海不敢吭声,当做没看过。

        总共也就十坛子,姜棠搬完两坛就站着不动,问阿海有空时能否做几颗木珠,她会拿钱买下。

        “这怎么就谈到了钱?”阿海瞪大眼睛,飞快摆手示意并不需要钱来买,“等会儿我就有空,给整十颗出来,你们还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吩咐就是。”

        姜棠想着既然开口了,索性工具全要齐全,包括铁丝制弯扦、割蜡小刀。想着以后做了糕点,给阿海父子送些过来当做谢礼。

        “行,就几样柴房里有,等会儿就整一套给你。”阿海说完,忙去了。

        季文煜带姜棠来厨房,凤姑正把竹燕窝洗净沥水,姜棠见洗得干净,便问:“家里人吃辣么?”

        “吃的,辣能去腥味,就是不能放太多,夫人喜欢吃清淡口味。”凤姑心下好奇,以前还真没听过季三媳妇会做菜。

        姜棠再问:“家里有吊高汤或泡发鲍鱼么?”

        “诶,还真有泡发鲍鱼,凡是贵客到,厨房必要提前泡发两天的鲍鱼吊汤呢,你等等,我就去端来。”

        “先不急着用高汤,我是这么想着,两斤的竹花,拿三分一来煨鲍汁,三分一辣炒鸡蛋,余下做甜羹,姑姑觉得如何?”

        凤姑笑:“按你说的来做就很好,今儿幸亏有你在。”

        铁锅烧热,姜棠挖了一大勺油下去铺开。

        凤姑心想:“刚不还在说夫人喜吃清淡口味么,好大一坨油脂,可别腻着客人了。”

        见小姑娘有条不紊切碎姜葱蒜辣椒,先打散了三颗鸡蛋,倒进油锅呲啦翻炒,接着下佐料炒香,锅中油多,炸出更加浓烈香味。

        再将沥水后的竹燕窝放进热锅里,神奇一幕出现,凤姑亲眼见那竹燕窝把锅里的油吸收得一干二净,顿时怔怔。

        “咱们说这竹子燕窝特能吃油了,要是我在竹林捡了,也不敢自留吃呀,真真吃不起。”凤姑苦笑。

        “幸亏你来了。”她再次感叹。

        姜棠笑得腼腆。

        凤姑也笑:“你比去年长开了些,人是更好看了。”

        她越看这小姑娘,就越喜欢。

        姜棠摆手不敢应。

        几人在厨房忙碌,季文煜则是替她去问白蜡一事。

        族长季思翰买下十斤的白蜡是要寄送到小吕宋的药材店铺,那里的商铺多是大周商人过去经营。

        这白蜡不仅可以药用,还能制作蜡烛、蜡纸,商铺十分受用,季族长便是在帮一个相识的掌柜做托运。

        得闻姜棠要一斤白蜡,季族长有些犹豫,他每回必送十斤过去,这次少一斤,借口是有现成,就说官府收走了自家凑不成整,可到底于心有愧。

        赵祥一心等待新鲜竹燕窝上桌,见季族长和季文煜私下嘀嘀咕咕,便笑道:“该不会是在密谋践行饭?那我要说别费这个心了,每年都是吃同样的席面,腻味。”

        他和季家关系好,才如此打趣,常出海的人行事作风要属豪放型,季家众人也已习惯赵祥的言语,皆是笑了出来。

        族长家的大公子季言嘉催促季文煜快说。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79579077/58600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