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我全家先后穿越到古代 > 第5章 挖郁金

第5章 挖郁金


“谁家都喜欢吃吧,府城最有名的不就是绿豆糕、红豆饼、板栗酥么,都卖到外地去了呢。”

        “哎——”姜棠懊悔了,“我早该想到百年老字号能存活五六百年是有道理所在,我怎么可能比拼得过强占市场呢。”

        她是个美食博主不是食神,老字号能经久不衰本身拥有不外传的秘方,另有个原因就是拿捏住了本地人的口味。

        姜棠想要开小吃店来赚到大钱,势必要有创新且不能超过当地人的口味和消费能力。

        就比如豆腐脑,在江城红糖极为廉价,一碗甜豆花的成本甚至不需要一文钱,若是咸豆腐脑,加上酱油汁卤菜卤肉,一碗下来超过十文钱,而当地的卤面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味美价廉,咸豆腐脑毫无胜算可言。

        姜棠想通过卖新奇糕点来赚钱貌似是行不通的。

        除非她的糕点成本极低。

        “我该卖什么好?”想想头就要大了。

        张氏见三弟妹喃喃自语,似乎苦恼不已,便问她:“想吃红豆饼了?”

        随后安慰道:“再过几日蒸红豆馅儿包子,咱们就能吃得上了。”

        姜棠苦笑,比起红豆包子,她更喜欢菜包呢。

        甜咸之争,令人崩溃。

        吃完早饭,家里男丁全下田去看顾水稻,张氏简单吃了几口,又开始忙着中午饭,期间还得备巳时初刻的茶点,真真脚不沾地。

        姜棠因手伤未好,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看大嫂这般,劝道:“我去买面条回来做干拌面,葱油酱醋拌上很是省事,茶点就吃这个了。”

        张氏略微惊讶,“何必要去花这个钱买面条呢,家里就有面线,可面线吃不饱,还不如柿饼呢。”

        在姜棠眼里,一斤面条十二文钱分给四个男丁吃,一人平均花掉三文钱,十分划算,在张氏眼里却是浪费钱。

        家里灶头张氏说了算,姜棠不好再说下去,不过受到刚刚谈话提醒,张氏快手洗净青菜萝卜,切碎,加入面粉加水、盐搅拌浓稠成了菜糊,热锅刷薄油,摊开烙熟,一气呵成没花多少时刻,看得姜棠目瞪口呆。

        临近巳时,张氏将烙好的菜粿装盘进菜篮,让姜棠提去田边。

        远远见田埂多了一个壮汉,姜棠掀开篮子瞧了瞧菜粿分量,暗道:“不愧是大嫂,想的周全,多来两个也叫他吃撑了去。”

        看身形,猜是季文晴的丈夫刘屠户,果真对方正跟季家男子说摘郁金一事。

        “县城生熟药材铺子店小二起先还骗我是姜黄,一两姜黄不过四文钱,我不肯信,抢入后院找掌柜要他说实话,对方认定我手中便是郁金,只不过郁金要道地才珍贵,长在石泉村的卖价算是一般。”

        那季二郎瞳孔扩大双眼发光,急急问药材铺子多少钱收不道地郁金。

        “老丈人你们有福了,掌柜愿意一两收十个铜板,一斤便是百六十文,这生意赚得来,我特来给你们送口信,顺便帮你们采摘洗净。”

        季二郎跳出到岸上来,哈哈大笑,“这看着好多植株,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一家子老小全被叫来挖郁金,共采了约有十来斤重,目测炮制后可得三斤多干货,扣掉柴火,实打实能得五钱多的银子。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突如其来的幸运洗刷掉连日的阴霾,季父季母满面红光要留女婿喝酒。

        刘屠今晨出发去铺子就跟家里人说过要来季家,晚点回去也不碍事。

        他留下来陪岳丈喝了三碗米酒,桌边众人连连问刘大郎是如何得知郁金全貌。

        “我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也只听过郁金的传闻,至于长什么样,哪会识得呢?”季父叹道。

        刘屠户一听就知姜氏心细,没有事先给家里人说是担心认错了姜黄,到时空欢喜一场,文煜能娶得这般心思的女子,也算不幸中的大幸。

        他给岳丈转达了文晴的言语,话里话外不时提醒,是有了白云村姜氏给提点,文晴才能认出郁金。

        季家众人狐疑,十分不解怎的多出一个姜氏。季文煜拿着酒杯的手顿住,转而看向柳氏,问母亲是否知道这事?

        柳氏笑:“姜氏自白云村到咱们家,一年四季在房里织布,和文晩作伴,哪里有机会出村口处呢,也就这些日子伤到手指,我让她去送茶点。许是见到了就记起来,孩子记性不错。”

        季思源抚掌叹道:“季族长合过文煜姜氏的八字,就说过这女子命中带食神,运再差也不至于饿死,运好了,就能因财致富,因富致贵,再说了孩子心性单纯具有才华,让我们好好待她。”

        季二郎恍然大悟,哎呦了一声,“我真是服了咱们族长,为了求富贵也不至于迷信,真不至于——”

        未说完就让大哥瞪眼止住了话口。

        刘屠户心里的疑问解开了,姜氏能在季家安稳待着,兜兜转转还是离不开季家老族长的一句话。

        这会儿季文煜也哭笑不得,索性放下酒杯,给母亲说起三天后带姜氏去县城复诊手伤。

        柳氏信任三儿子,自不会拂了他的好意,点头答应了。

        他们在客厅谈话,姜棠在厨房教家里女子如何炮制药材,张氏、钱氏、季文晩心里疑惑姜棠近日像换了个人,但一家之主没发话,她们也就装作无事发生。

        长孙季瞻来厨房传话,奶声奶气道:“小叔叔说要带小婶婶去县城。”

        “什么时候去?”张氏问。

        “第三天去,小叔叔会买绿豆糕回来。”

        季文晩瞬间来到姜棠身边,摇着对方的袖子,小声求道:“我盒子里的彩线用完了,小嫂子带我一起吧?求你了。”

        姜棠做不得主,不过张氏、钱氏也缺彩线,小姑娘买的颜色要比婆婆来得鲜艳,两人也想请小姑子捎带,就让长孙去给季三郎传话。

        季瞻很快回来,说小叔叔同意带小姑去县城。

        季家族长得知后,把赵祥的马车借来,令家里守门的老仆人的儿子阿海充当马夫,领季文煜几人先到府城大严寺烧香祈福。

        姜棠坐上马车才得知季族长家里来了贵客。

        姜棠和季文煜不熟,不好开口询问族长家里大事,倒是季文晩没心没肺,急不可耐问车夫阿海,来的哪里人士。

        阿海仰慕季文煜,一五一十全透露了赵祥的身份。

        三人得知来者是京城长宁侯的侄子,过几日即将远航,季文晩掰着手指头数家里存的棉布,埋怨道:“番人要更喜欢丝绸,奈何族里就只收棉布。”

        姜棠瞅了瞅季文晩娇俏的面容,暗道:“傻姑娘,族里只收棉布就说明族里能取到更便宜的棉花,江城缺丝少棉,原材料只能从外地调来,季家族在争购生丝上没有优势罢了。”

        她爸是服装公司的副总,当初公司是从小厂渐渐壮大,常常为了争原材料购买渠道而头疼,她能体会到族长的不容易之处。

        季文煜要小妹别这么想,解释道:“一匹上好的阔白夏布是四钱银子,一匹大红线罗动辄三五两银子,天底下又有几人能穿得起大红线罗,反倒是买阔白夏布的人数更多。”

        季文晩心里不以为意,面上委屈,“江城穿丝绸的人家海了去,族长也穿丝绸!”

        季文煜浅笑,摇了摇头,不再言语,自觉和小妹无话可说。

        兄妹二人谈话,姜棠只管低头看裙摆,深知小姑娘许是相中了城里布庄上的料子,苦于没钱买下,在向三哥试探呢。

        季文晩有句话说的也没错,因盛港繁荣,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达,巨贾豪商不计其数。

        巨贾斥百万贯建甲第庭院、造豪船、建作坊,连带着普通人的谋生机会增多,也跟着穿上丝绸锦绣,吃上山珍海味。

        当地婚嫁奢靡华丽好攀比,估摸着小姑娘是见着哪户人家的嫁衣,心生羡慕,就想买大红线罗回来裁一件上身。

        可她不知手中织出的夏布才是士大夫所偏爱,商人好罗绮,文人好道袍,小姑娘眼中只见到罗绮。

        路上无话,辰时入了府城东门,季文煜先去肉市问候姐夫。

        刘屠户说:“既然是要去大严寺烧香,需禁荤,北桥市有斋菜馆,你带着两个姑娘,定一雅间,早些去才有空位,姐夫就不留你了。”

        季文煜谢过姐夫的提醒。

        “小弟之后再去云山书院问几本书来抄,姐夫肉案卖完先回家,不必等小弟。后天小弟上门拜访伯父伯母。”

        刘屠户欣然应下。

        辞别肉铺,赶来北桥市,车夫阿海不跟他们进堂食,只说是要去买香烛瓜果还有鲜花。

        季文煜留不住,给了阿海几钱银子,由他离开。

        回头来寻姜棠和季文晩,却发现姜棠的视线完全被路边摊给吸引住,一动不动,另个季文晩反而探头探脑,也不知在寻什么物。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79579077/58600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