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寄人篱下 >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第22章


按照当地的习俗,结婚分为两天,一天催妆,一天正日子,催妆为新郎迎娶新娘之日的前一天,正日子为新郎迎娶新娘的日子。

        而在这两天里,无论新郎家还是新娘家都要举办丰盛地流水筵席接受亲朋好友来贺喜,随礼,要置办好嫁妆身穿嫁衣,要请全面奶奶说喜话铺床套被布置新房,要组织好迎亲队伍送亲队伍,要招待好七方来宾八方来客。

        而每一样都是个系统繁杂的小工程。

        就拿筵席来说,需要具备开一次席就能烧出十桌八桌上十碟八碗菜肴的大厨,而一天最起码要开个两三遍席。

        不要说十里八村这样的大厨也就两三个,最起码要提前一个月和人家打招呼定下来,光就这几十桌菜肴所需要的菜肉鸡鱼一天时间也买不来啊,还有那更多事无巨细的种种事情,能不让这眼前的老汉措手不及。

        “她爸,一下子这么多事确实忙不过来,咱要不请上咱们村的老村长,请他来主持一下,别让咱闺女丢面子。”小二姐妈妈试探着问。

        “我也想到了,老村长虽然年纪大,但精神好,更何况这些年他问过多少家事操心过多少家人,我这就去请他。”小二姐爸爸像找到了救星似的边说边站起来。

        五月来临前的最后一晚,风已夹带着夏天的些许潮湿和温润,一大片厚实的土地上高高挺起胸膛的麦苗已经沉沉地挂满了麦穗,在阵阵风吹来时优雅地向走过身边的人微笑点头。

        “今年是个丰收年,”黑暗中急匆匆走在小土路上的小二姐爸还不忘瞧了眼路边的麦苗,闺女竟这么快就要结婚成家了,他要拿出积攒的家底给她,这片厚实的土地馈赠给人类的果实成为了他们挺起腰杆扛起生活最大底气。

        老村长家的灯还亮着,他心里一阵宽慰,等他走进屋将这突然而来的消息告诉老村长时,老村长先是震惊后是感慨,然后义不容辞地拉他坐下来,两人开始筹划,灯光下的他们一会在纸上桌子上划拉着什么,记着写着,商讨着。

        你不能不佩服,姜是老的辣,在老村长饱经沧桑满怀阅历和经验下,他们很快划拨好了婚礼的各项流程和参与村里帮忙的人员和分工。

        “二他爸,咱们现在就挨家去通知,明天再通知就怕来不及了,只要有人咱就不怕明天的婚礼办不好。”老村长对小二姐的爸爸说。

        “好的,老哥,天太晚了,你腿脚不好,我自己去,”小二姐爸爸关心地说。

        “我跟你一起去,有什么变动好及时商量一下,路上也黑咱哥俩结个伴。”村长坚持着对小二姐爸爸说。

        “嗯,好,”小二姐爸爸无不感激地说。

        天黑的路上,出现了两个匆忙的身影。

        小二姐爸带着老村长开始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在村子里敲门通知和邀请。

        “大壮,你明天领着两个小兄弟把端菜传菜的活给包下来,”“好咧,放心吧,大爷二叔。”

        “丽嫂,你明天带几个姐妹把新房,剪纸,贴字给张罗了,”“好的,村长二叔,我这就去她们家通知她们。”

        “大军你带着小强,小超明早起个大早去把菜市场的肉鱼鸡虾按照一百斤的标准给我搜刮过来,”

        ,,,,,

        “收礼钱和记账,就由村里的会计和小二的小叔来负责,”

        大厨不在家怎么办?

        当敲到庄子最西头的张二福家时,民间流水席大厨二福被另一个生产队请去忙事还没到家,早已将本领传给儿子不再上灶台的二福老爸这时从屋里出来,告诉他们再匆忙不能耽误了闺女的喜事,让他们放心他上,再找几个会做饭的后生帮着就没问题。

        小二姐爸爸心里充满着感激,他和老村长终于松了口气,对了,对了,还有全面奶奶,还得去通知一下村里的全面奶奶。

        所谓的全面奶奶是指有儿有女儿孙满堂,丈夫建在身体健康的中年妇女,来布置新房,摆设,套被,迎亲送嫁,说喜话等。

        “不知男方迎亲的队伍来多少人,二他爸,你买好足够的烟酒糖,也告诉你大哥一声,他文化高到时让他负责招待那些从城里来的,有文化的亲戚什么的,别怠慢了人家。”老村长叮嘱着。

        “还有一件事差点忘了,咱菜都有了碗还没有,那么多人需要十几张桌子几十条凳子和一百多个碗和碟子,桌子凳子好弄,几家就凑到了,碗和筷子,这样明天一早所有到你家的人第一件事情就让他们赶紧跑回家把家里的碗和筷子有多少拿多少来,统一放到厨房,让你家老小做个记录,然后再让他们忙各自的事。”老村长对小二姐爸说。

        小二姐爸挨个记着,幸亏有了老村长安排,否则真不知道要闹出多少笑话。

        差不多所有的事情都有了安排和着落后,小二爸爸护送着老村长回家。

        漆黑的路上一片寂静,农村的夜晚寂静安详,劳作的人们经过一天的劳动都深深地进入了梦乡,连唧唧叫的小虫子都睡着了。

        小二爸爸抬起头看了下天,满天星斗如钻石般镶嵌在夜的天空中,没有云万里澄净,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小小的细细的月牙已经悄悄地移到了西边,似乎快要消失在地球的另一边,明天是个好天,他满意地点了下头,赶紧往家走去。

        天明四更,村里的公鸡开始了第一声打鸣,村里大部分的人还在香甜的睡梦中,昨夜商量到后半夜的小二姐爸妈这老两口已经起床在院子里忙碌了。

        土锅灶膛里塞好烧着的柴火让铁锅里的饭煮着,清扫好院子腾出干净宽敞的角落,拿出煤球和木柴,好让他们支起大锅灶。

        拿出家里油毡布一会他们要来搭棚子,将箱子里的绸布和棉花布拿出来,天一亮就要去弹棉花的地方请师傅帮忙赶紧弹出两床棉被来,姑娘家出嫁哪能没有被,只可惜时间来不及也怪自己没有平时就备好,怎么也要准备六床八床的,可这档口只能打出两床了,,,,

        他们忙得一丝不得闲,只盼着天能慢点发亮,锅里的稀饭在木柴火的强力火焰下,早已经噗,噗地冒了出来,直到一阵糊味飘出来。

        “哎呀,我这脑子,我忘了锅里还烧着饭来,”急忙奔向锅边的小二姐姐妈妈,赶紧跑进厨房,忙不迭的将锅边一片狼籍的粥收拾好,熄灭了柴火,又喊小二姐爸爸喝口粥再忙。

        哪还有时间吃饭,小二姐爸爸嘟哝了一声,继续将堆在墙角的又一块油毡布抖落了出来。

        估计再加上这一块还不够,十桌席都要在油毡布搭起的篷下开饭,太挤了人不好走也不好传菜,一会还要到大哥家再去拿两块大的,厨师烧菜切菜也还需要一个总不能露天烧菜,小二姐的爸爸满脑子在盘算着。

        “喝了吧,就这一碗了,全都烧糊了噗出去了,”小二姐妈妈端着个白色大碗出现在他面前,他一惊,皱了下眉还是接过碗两三口喝了下去,接着他的油毡布。

        “二叔,二嫂,我们来了,”咚咚敲着门地大军在门外喊。

        “来了,来了,大军,”小二姐妈妈急忙跑着去开院子的门。

        “二嫂,这是菜市场上第一份猪肉,鱼和虾我们抢先买回来了,”站在门外每人手里拎着两个鼓囊囊大塑料袋的大军和小强连忙跨进门来,

        “放哪里啊,二嫂?”

        墙角边的小二姐爸爸,忙跑过来,准备接着他们手里的东西,“太重了,二叔,我来,你告诉我放哪里,放厨房吗?”小二姐爸妈忙跟着他们身后说:“放厨房,放厨房,孩子,”

        “二嫂,二叔,小超子还在菜场那等着抢第二份,我们赶紧过去了,”说完风一样的冲出了院子,小二姐爸妈感激地看着,按照他和老村长和流水席大厨二福他爸开出的菜单,今天有这三个孩子跑的了。

        天刚刚破晓,露出了蒙蒙的灰白,老村长来了,大状来了,小叔来了,被分配任务在身的人不一会儿都陆陆续续的到了,被老村长吩咐着赶紧跑回家拿来碗筷再跑来。

        天又渐渐发亮了些,蒙蒙地如轻纱般的灰白过渡到清新的晨曦时,他们已经各就各位开始忙碌起来了,整个村庄在他们笑着、比划着,小跑着、喊着叫着,敲打着的忙碌中早早地热闹起来。

        没被分配到任务的左邻右舍,大家族里的老的少的都自发地跑来,帮着跑腿,烧茶倒水,越发热闹地早晨在一群围着择菜理菜刷碗洗碟的大婶大嫂的嘻嘻哈哈打情骂俏的欢声笑语中更是增添了浓浓地喜庆。

        直到中午那一碟碟一碗碗红绿相间香味四溢无比诱人的菜肴被一字排开放在桌子上,那份喜庆又更多了份人间烟火的浓烈。

        “开饭啰,各忙事的人注意,忙事的人注意,大家停下手里的活,先来吃便饭,吃完再忙,先来吃便饭,吃完再忙。”

        “各忙事的人注意,忙事的人注意,先停下手里的活,过来吃便饭,吃完在忙,吃完再忙。”拿着用报纸卷成小喇叭的大壮在院子里边走边喊,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和喊叫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大壮,你咋不用真喇叭,”

        “大壮,手里活停不下来咋办,”

        “大壮,你吃了吗,你啥时候取媳妇也这么喊我们大家?”

        几个爱开玩笑的大婶笑着朝大壮喊去,人们在笑声中放下手里的活,三三两两地笑着往搭好的蓬中席位上走去,因时间太短中午太过匆忙,老村长和小二姐爸爸商量下来中午就不开席了,就留着晚上和明天中午,距离下午开席还有一段时间,正好忙事的人可以在这里吃上便饭。

        虽说是便饭,大壮带队下的两个后生一趟一趟用长茶盘端过来的一碗碗菜可谓是丰富诱人。那浓油赤酱的红烧肉,酸辣鲜香的羊肉,卤香味扑鼻的牛肉,火红的大虾,,碗碗碟碟都让人口舌生津。

        小二姐爸爸走过来,对大家说:“大家辛苦了,多吃点,一定吃饱吃好。”然后拿出烟散给大家。

        大家笑呵呵地笑着,“二叔,这可是咱庄的喜事,应该的,”

        “二叔,菜够了,别让再继续上了,留着下午开席用。”

        “二叔,咋没瞧见新娘啊,这个新娘子害羞地躲起来了吧。”

        大家的七嘴八舌让小二姐的爸爸欣慰和感激,可那句咋没见到新娘子的话让他心一愣,这都啥时候了,为何今天的主角还没到家?他急急地走出家门去村委会借个电话打一下到她姑妈家问问。

        可电话拨了几遍都没有人接,咋回事呢?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81377752/42208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