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李善用还待继续说服太子回心转意,却见褚文昌重新挡在她的身前,喝道:“殿下钧旨,女官已经听得很清楚了,再要拖延,莫非想要抗命不成!”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心神镇定下来,眼下还不到多愁善感的时候,最糟糕的一步还没踏出去,只要能令太子悬崖勒马,一切就还有挽回的余地。

        想到这里,李善用的目光恢复了平日的深湛从容。

        她思索片刻,唇边渐渐勾起冷冷一笑,抬手摘下裙边佩的荷包,解开封口一倒,数枚印鉴便滚落在她的手心里。

        “你想要这个?”她随手拨了拨,从里面拣出一枚最不起眼的,将底部冲着褚文昌。

        褚文昌凑近前一看,登时倒抽一口凉气,那沾着大红朱砂的印鉴,分明阴刻着“清元宫印”。这不是他想要的那枚印鉴,却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印玺,这四个字的分量可比“继德堂印”重得多了。

        这么贵重的印玺,居然就被这小丫头随随便便塞在荷包里?她那荷包里的其他几枚印鉴,又会是什么分量?褚文昌心中思绪万千,不由自主地伸出了手。

        李善用冷哼一声,翻转手腕将那枚印鉴收了回来。

        褚文昌探出的手抓了个空,脸色登时变得非常难看——他居然在不知不觉间被那小丫头夺了气势!

        他早就知道李善用是太子最为信任的女官,因此才费了偌大工夫来离间太子对她的信任。如今,他已能用一个眼神就让太子改变心意,便以为李善用已不足为虑。谁知,此时与她正面相抗,竟被这区区女流之辈用一个动作就压制了气势!

        岂有此理!

        褚文昌一改之前的高人风范,阴着脸恶狠狠地质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拿错了,不是这一枚。”李善用唇角一勾,轻轻巧巧地笑了,“你别害怕,这清元宫印并不是皇后宝玺,只是娘娘的私章,在宫外就没太大用处了,只能调动承恩公的府兵而已。娘娘担心殿下有事,便将此物交我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李善用一边说一边瞥了太子一眼,希望以皇后的拳拳舐犊之情打动他。果然,太子虽仍然高踞马上,手里的缰绳却越攥越紧。

        “谁害怕了!”褚文昌怒喝,然后察觉自己已经失态,忙又正色敛容。

        李善用慢悠悠地从手上拣出另外一枚印鉴,扬手展示给褚文昌看。他再顾不上什么高人仪态,急急冲过去仔细验看,见这一次印章底部果然是“继德堂印”四个字,才大大松了口气。

        她冲着一个方向作势要扔,褚文昌连忙随着一扑,谁知她竟是虚晃一枪,猛地抬手将印鉴狠狠往他头上砸去。褚文昌临时硬生生扭腰转向,匆忙间反应不及,被重重砸中了额角,抱着头倒在了地上。

        李善用像看杂耍似的被逗笑了,无可奈何地对太子摇头叹气:“这样轻易被我随手耍弄的人,殿下竟然敢将性命前程托付于他,可真是让我无话可说了。”

        太子下意识又求助地去看褚文昌的眼色,可是褚文昌此时正抱头倒在李善用脚下,已帮不到他了。

        “孟渥!你给我滚下马来!”

        李善用大步跨过地上的褚文昌,走到太子马前,脊背挺直得像一杆锋芒毕露的银枪,声音清越却并不高亢,沉稳得仿佛一柄重锤毫不留情地凿在太子的耳中心上:

        “皇上将你自幼立为太子,承宗庙之重,居兆民之上,是为了让你今日不顾天下安危、行大逆不道之事吗?

        “皇后娘娘生你养你,悉心抚育你,是为了让你今日自蹈死路、牵连于她吗?

        “东宫属官、宫人多年来朝乾夕惕,为你措办诸事、巩固储位,是为了今日毫不知情地被你拖入死局吗?”

        她一指褚文昌:“这草包舍得一己之身去博那万中无一的鸡犬升天的机会,可是你呢?孟渥!你上扛着父母宗庙,下临着东宫属官,一身系着百余人的生死和天下的安危,你胡闹任性,对得起谁!你若还有一丝理智,就将这妖言惑众的蠢货绑了,随我去明光宫向皇上请罪!”

        太子听着她劈头盖脸毫不客气的训斥,眼睛渐渐胀得通红,目中盈着湿意,浑身绷着劲,僵直地坐在马上,两手死死抓着马缰,马被他双腿夹得不安地扬蹄踏了几步。

        李善用死死盯着太子通红的双眼,她与太子一同长大,对他的了解甚至超过了他的母后,十分清楚他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心中有了七八分把握他马上就会下马认错。

        “我不!”太子红着眼睛,双手狠狠攥着马缰,肌肤都泛了白。

        “你说什么?”李善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不!”太子又说了一遍,仿佛想说服自己似的提高了音量,“你什么都不知道。我没有伤害任何人,我只是不想坐以待毙。”

        他的双眼涨得通红,语气激动地说:“南郊大礼是真的,可是皇上命我代祭不过是一场骗局。有人想要我的命,我做这一切只是为了自保,难道这也有错吗?”

        “你说什么?什么叫代祭是骗局?”李善用愣住了,头脑飞速转动,“殿下是国之储君,皇上既然龙体有恙,不命太子代祭,还能有谁……”

        李善用的话戛然而止,目光瞬间冷凝,似箭一般射向太子:“是襄王?他要动手夺储了?!”

        太子闭上了眼睛,深长地叹息一声,什么也没说,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出了这么大的事,殿下为什么瞒着我?”李善用竭力攥紧冰凉的指尖,试图给自己一点点暖意。

        太子睁开双眼,意态莫测地盯着她,过了一会儿才移开视线,望向远方:“上个月,你与襄王见过三次面,密谈了一次。”

        李善用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太子竟会对她生出疑心,连忙解释道:“我只是在试探他,襄王是殿下唯一的对手,我怎能不时刻掌握他的动向!这些年来,我常与他接触,殿下一向知晓。”

        太子红着眼睛,咧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是啊,这些年你一直与他过从甚密,从未瞒我。是我傻,不该错信了你,可笑我还当你心在东宫,与他不过是虚与委蛇。直到前几日皇上降责于我,因为襄王检举我存怨望之心,出不敬之言——那些话我只对你说过。”

        “殿下认为我向襄王告密?”李善用一颗心如堕冰窟,到底是什么时候,太子对她由信任转为戒备,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太子开始用辨认细作的目光审视她的呢?

        她恍然想起六年前的光景,她是女官学堂毓秀堂的弟子,宫中有非毓秀堂弟子不可掌印的规矩,因此毓秀堂又有“小翰林”的雅号。千余年来,总掌宫规的宫正司司正,与操办宫务的实权机构六局局正,俱是毓秀堂弟子出身。到了本朝,纵然毓秀堂已经式微,但其势力之大,无论皇后还是宠冠六宫的史贵妃都完全无法比肩。

        李善用出师时是毓秀堂那一代的头名弟子,也是历代以来最年轻的弟子,但凡知道的,谁不赞一句天之骄子、前途无量。

        可她拒绝了炙手可热的史贵妃递来的橄榄枝,一心一意进了门庭冷落的清元宫,帮着皇后出谋划策,一步一步地为皇后夺回被史贵妃抢走的东西——宝玺、宫权,再就是太子储位的安稳。

        直到皇上终于下旨令皇太子正位东宫的时候,皇后终于完全接纳了她的忠心与韬略,珍而重之地将自己的独子托付给她,委任她做了史上最年轻的太子傅姆。

        那一年,她不过十五岁。

        她还记得最初见到的太子,一个小小少年,却胖得腰围快比身高还要长,在皇上亲临资善堂考校功课的时候没背下书,挨了训斥,回来缩着脖子站在皇后身侧禀告。皇后气恨他不争气,淌着眼泪打他,他也只得颤着一身肥肉挨打。

        李善用仰头看向高踞马上的那个英挺身影,从当年那个肉球似的畏缩少年到如今,人人只道到底是幼有美名的皇后之子,长开了自然就好了,谁又知道其中浸润了她多少心血呢。

        可是现在,他对她说“我不该错信了你”。她只觉荒诞可笑,笑到眼角都沁出了泪水。

        太子仍在冷漠地吐出伤人的利刃:“我知道,你们都喜欢襄王,因为他聪明、有本事,又生得好看,觉得他才配得上一国储君的位置。这些年来你帮我教我,也全都是为了他吧?”

        “你胡说!”李善用一向厌恶以庶凌嫡,太子这样说,她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太子双目充血,逐渐变得赤红,神情也越发狰狞起来:“你常教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但你从没告诉过我,到了‘臣视君如寇仇’的时候,君当如何。所以,我只能靠自己了。”

        “你到底要做什么!”李善用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太子双目猛地绽放出嗜血的光芒:“襄王夺走了我的一切,我当然要去亲手夺回来。父亲!储位!还有——你!”

        ——他疯了。

        李善用脑中一片空白,猛地直扑马前,像濒死之人抱住唯一一根浮木般死死抱紧马腿:“求求你,你再给我点时间,我绝不会让襄王如愿!你想要的我都会为你夺来,你不要自蹈死路!”

        太子端详李善用急切地仰起的脸庞,冷笑一声,扬起马鞭狠狠抽了下去,李善用猝不及防,捂着脸踉跄向一旁。太子立即策马而过,只扔下一句话:“绑了,待本宫得胜回宫,再论生死。”

        有军士上前将李善用反绑起来,她望着太子决绝的背影,叫也叫不住,挣也挣不动,一时急怒攻心晕了过去,袖中的梅花委然坠地,被纷乱的马蹄践踏成泥。

        陷入昏迷前的最后一瞬间,无数念头涌入李善用的脑海,她想起了自己备受宠爱的幼年、作为罪眷堕入掖庭的童年、在毓秀堂重获新生的少年,再后来便是入了清元宫,辅佐皇后与太子……是太子令她有了一展抱负的机会,然而颠覆了她一切心血的也是他。

        孟渥!孟渥啊……她的嘴唇轻轻翕动,如果你知道我这一路走来,何其艰辛、何其险难,你可还会将我辛苦得来的一切,如此轻易地毁去吗?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45684273/52727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