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光耀大唐 > 第二十七章 挤兑

第二十七章 挤兑


粗大的杨树杆四方而立,架上些枝干、铺上茅草就是一个简易的凉亭。这是匠人们早先专门为李恪歇脚准备的,偶尔前来看看作坊的情况时,总能有个稍作歇息、单独谈话的地方。说不上简陋,条件不富裕、李恪也不会允许先给自己建一处华丽的庭院。匠人居住的地方也不过这样,他怎么好意思脱离群众。

        寻矿的匠人已经传回消息,找到了适宜开采的石灰石。负责泥瓦建筑的工匠也早早建出了李恪设计的窑,只待几日招工之后,就可以开矿、烧制水泥了。到时人手充足加上水泥之利,很快就能落成一处处庭院,到时候不仅编著字典的大儒学者们不用再蜗居旅店,匠人们的生活条件也会好上许多。

        在草亭中稍作休息,李恪也将自己随后的安排跟颜老几人聊了聊,希望借他们之口回去跟其他人说说,免得让他们觉得被怠慢。

        “哈哈哈,这就是你多虑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能临死之前参与到这种教化万民的大事里,高兴还来不及呢,谁还有心思计较那些?”李纲抚须而笑。“当然,蜀王有陶朱之能,拔一毛以安众儒,老夫等人也是喜闻乐见的。”

        “老先生过奖了,小子哪有什么陶朱之能。香皂赚了点钱,一大半贡献给我爹了。而这曲辕犁压根打得不是赚钱的主意,看似卖了不少,实际上也就勉强不亏而已。”李恪摇头一笑,解释道。

        “这是关系到民生的东西,小子不过是起个头推广一下而已,用来赚钱不合适。甚至后面的生产我都不准备管,交给其他商人就是了。”

        曲辕犁的成品已经流出去了,想要仿制非常容易。只要它的好处被百姓传颂出去,就会形成燎原之势。至少,稍有见识的商人都不会放过这个挣快钱的机会。虽然利润不算高,但抗不住需求量大。而且非常容易操作,只要找来新犁做出图纸,商队带着去当地,找作坊生产发卖就行了。这样一来,任何一方都是受益者,百姓劳动量减少、赢得空闲,商人获利,匠人获得新技艺。而看似只赚了一笔的李恪,则获得了名!谁聊到新犁,都绕不开他这个发明人、推广人。

        “理应如此啊,不过你做的还不够好。”颜老望向高台方向,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他感慨道。“既然是造福于民的事,你怎么能赚钱呢?再降些钱,恐怕有更多的百姓能买得起,推而广之也更快嘛!白白让这份功德沾上铜臭气……”

        一句话说的李恪白眼直翻,身为老学究、你好好研究知识不就得了,非得对商业指手画脚惹人笑话。懒得多解释什么,李恪从不奢求改变别人的观念,那样做只会引发一场又一场没完没了的争论,而且还是毫无意义的争论。与其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把事情做出来。

        主动把话题转到字典上,一场闲谈顿时变成了批斗会。不过批斗也是次要,看这几个老家伙满脸春色,分明是嘚瑟的不行。

        “定音、注音比较简单,现在已经完成了。拆字、定意才是难处,前者太耗脑筋思考,后者太耗时间翻书,人手我们重新调整、大多集中到了这两部分。一天能定下来的字,也就几十个,这还是大伙加班加点才能有的速度。想要完成编著,少说还得几个月。”

        这个速度已经非常让李恪吃惊了,要知道这可是繁体字的字典,光拆偏旁部首就是一项大工程,做的不好就会重复了很高,查起来也更费劲,就达不到太好的自学效果了。关于使用方便性,李恪已经跟姚老颜老等人聊过,相信他们会重视的。

        就在几人继续闲谈之时,忽然一个王府侍卫匆匆赶来。

        “殿下,出事了。”李恪惊讶,新犁都快卖完了还能出什么事?侍卫详细一说,他才明白,原来是外县来了太多人,没买到新犁不肯离去,甚至还有人昏过去。这事不能疏忽,人群聚集很容易引发激烈情绪,稍有不慎就可能是一场大变故。

        跟几老简单说上两句,李恪赶紧向高台处跑去。

        “咱也去看看吧,别好事到头来变成坏事。”姚思廉面色凝重下来。几人都经历过不少风雨,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点点头便向外走去。

        “晕倒的人呢?先带我过去。”

        “是,殿下这边。”

        呜呜泱泱的人群围成一团,在侍卫的带领下好不容易才分开人群挤了进去。晕倒的是一个年上五十的老者,古代生活卫生条件差,七十已经是古来稀少,有些时候三四十都能自称老夫。

        老者身边,一郎中正翻开眼皮检查状况。

        “什么原因?”李恪蹲下,对郎中问道。郎中抬头,他认得李恪。

        “回殿下,此老乃暑气入侵之兆,加上不知何事急火攻心,一口气未能提上而昏厥过去……”

        中暑?还好。李恪舒了口气,赶紧指挥侍卫让人群散开,再这么围下去,老者可能真得交代在这。

        “这孩子谁啊?一来就让我们散开,人郎中还没发话呢。”有人不满,嚷嚷道。

        “你眼瞎啊!蜀王侍卫都听他话,你说他是谁?咱赶来买的犁就是人家捣鼓出来的,再嚷嚷小心人不卖给你……”

        中暑不易乱动,降降温放到通风处缓缓就没事儿了。让人给他搭个凉棚,再提桶井水给他洒点,一碗凉茶灌下去,没多久便悠悠的睁开了眼。

        看到老人目光呆滞的看着天,李恪蹲了下来。“没事吧老丈?”或许是声音干扰了老者的思维,他嘴唇动了动,瞅瞅李恪,忽然淌下了两道眼泪。怎么了这是?李恪被这一幕弄得满头雾水。

        “犁!犁买不着了!呜呜……”就因为没买着犁?多大点事儿。众人都是嘘声一片。

        “买不着犁,就上不成工,就拿不着两贯钱!”不只是心疼钱还是感觉丢面子,老者带着哭腔大声叫到。

        李恪真是一头黑线:“你没买着,你亲朋好友、邻里街坊还都没买着?等人用完借来使使不就结了,前后两三天的事,您一把年纪不至于吧?”

        “呸,你懂甚?两三天人蜀王就招完工了,黄花菜都凉了……”老者嚷嚷着,一时又是悲从中来,眼窝子瞬间蓄满了水。

        抹了抹脸上的吐沫星子,李恪恨不得给这讨厌的老头一脚,口气也忒大了,熏死人!“要不你去死吧?犁买不着、工上不成、钱挣不到,整天自己咸菜稀饭看别人挣了钱大鱼大肉,活着还有什么劲?”

        李恪一句话把所有人给说愣了,还有劝人去死的?侍卫和赶来的诸老都蒙了,他不是这样的人啊?

        “你为什么没买着犁?据我所知,那一亩地耕完半个钟头内去排队,都能买得到,你为啥买不到?犁买不到你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补救一下?比如先上工、回头等人有犁的收拾完地、你请个假回去再犁。再比如,你听谁说蜀王两三天就能招完人?就不能去打听打听到底招多少人?还有,你家有老婆孩子不?蜀王都能犁地你家老婆孩子能犁不?你上工、回头老婆孩子借犁收拾地可以不?”

        “机会来了不敢抓,机会去了寻死觅活,脑子蠢还不跟紧点聪明人,你指什么过好日子?蜀王说过没,跟着蜀王走,富的得流油!你跟了没?就没想想,蜀王一介亲王,说出这话要是办不到颜面何存?所以他哪怕自己掏钱也得让跟上来的富起来啊,明白了不?人蠢多疑都是病,回头好好治治……”

        李恪承认,这么挤兑老赵主要是报复他喷了自己一脸吐沫星子。当然,这么好的机会总得给自己带点盐不是?若按正常套路来,他要么给点钱,要么许个犁,哪有代言的机会?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61191/45520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