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八零之炮灰只想搞事业 > 第93章 第93章

第93章 第93章


后世习以为常操作,在此刻,常人看来,还是天方夜谭。

        宋清宁见陈如月都是如此反应,便料想,其他多数职工接受度也不会太高。让人去探问,果然,很多人一听要去银行贷款,连连摇头:

        “不行的,我好好的,贷什么款?”

        “我没钱就先不买房子,等攒够了再买,贷款不牢靠。”

        “就算我想借,信用社也不贷给我啊!”

        宋清宁听了众人反应,沉默许久,叫上陵信地产财务部的小杨,将附近农行支行副行长尹楠约出。

        以宿舍楼产权为抵押,贷出一百万资金,拿来成立购房基金会,分别挂在清云和陵信公司财务部下。

        新的政策公布,清云、陵信允许入职一年以上,有购房意愿却资金不足的职工们向基金会借款,从职工未来工资中逐步扣除,利息与当年银行等同。

        陈如月任会长,同两个公司的会计制定出一到三年期限的三种不同还款方案。

        比如,某位职工借公司基金会三千元,分三年扣除,每月财务自动从她薪水中扣除九十元。还款完毕后,即可领取产权证。

        在清云藤艺,工作一年以上的熟练工,只要认真干活,即便是普通职工,每月至少能领到一百五十元以上的薪水,且不加各类奖金。

        若是小组长、或是能带徒弟的资深技术工,每月则能赚到两三百元。对比着有些打工人每月只能赚四五十块钱,清云和陵信的职工骄傲的发现,即便扣除部分房款,他们到手的工资,还剩不少。

        这个方案一出,职工购房意愿突飞猛涨。

        在多数人眼里,欠公司钱是没多少心里压力的,与自己去银行、信用社借款感受截然不同。

        很快,像韩小燕类似的原本选一居的职工,纷纷改成了两居。

        一百多套两居室售出大半。

        出售的房子早已竣工,付完钱,立刻能拿到钥匙。于是,寒冬腊月,西区某处家属院出现了热闹的集体搬家景观。

        还没过小年,多数购房的家庭已然住了进去。

        而分房区域的宿舍楼,地皮和资金也已准备就位,只等开春后动工,宋清宁承诺各职工,在1990年入冬前,会让符合条件的人们搬进去。

        乔迁新居总是惹人眼红。

        一开始,愿意花钱买房的人群还被坐等分房的职工嘲笑,此刻,看着她们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新楼房中筹备新年,自己还要等八九个月。而且,双职工也罢,单职工还要跟别家挤一套房,共用厨房卫生间……

        在临近过年的一周内,剩余的房子又被陆陆续续卖出。甚至,还有些在三王庙上班的职工,也过来买了套小户型。

        今年,注定是过得热闹。

        分房、购房一事,无疑是被各职工亲戚家属议论最多的话题。

        徐萍与李娜是韩小燕的同村人,她俩正是因韩小燕的介绍,才入职清云藤艺的。李娜还是韩小燕的表妹,在销售部,徐萍则是在韩小燕手下做活。

        腊月二十八。

        徐母拎起自家做的腊肉和风干鸡,站在门口唤女儿:“小萍,别看电视了,把这年货给你小燕姐送过去!”

        徐萍端着瓜子盘倚在门口,边嗑边道:“娘,你还没听说?燕子姐搬去城里了,现在不住咱们村东头咯,这么大冷天的,你要我骑着车子再回陵州啊?”

        “咋就搬了?你不是说,明年秋天分的房子才下来么,她咱那么快?”徐母纳闷。

        徐萍吐着瓜子皮:“她房子是买的,和我将来那种不一样,人家有那啥……叫什么来着,哦,对!产权,她们那种花了钱的,有产权!”

        “啥叫产权呐?”徐母拎着肉走过来。

        其实,徐萍也没太明白,只像她娘解释了她记忆最深的区别:“就是,她那种花了钱的房子是自己的,以后不再这单位干了,也不用退,但像我们这种不花钱白住的,就只能上班时候住,要是辞职,房子就得退掉。”

        “那不辞职,不就行了?”徐萍她娘皱着眉头听了会儿,没听出什么门道,“对门家的娜娜怎么没来找你玩?这两天也没见她出门,没和你一起放假吗?”

        “她也买了房子,最近正忙着收拾新屋吧。”

        徐萍兴致不高,眉眼间有些蔫儿。

        徐母扯着大嗓门,问:“你们那房子不是要一万块么?老李家啥情况俺能不知道?哪来的上万块给李娜买房子,不能够!”

        “不用全交,自己交一半就行了,李娜选的那房子是一居室,她拿两千多,剩下的钱从工资里面扣,每月扣七十多块钱,三年后,房子就是她的了……”

        想到这里,徐萍心底很不是滋味。

        她和李娜差不多时候入职,一年多,也都能攒下两千多块。李娜家中只有三个女儿,而她却有个哥哥和弟弟。

        她赚的钱,先是拿了一千,给家里买了台电视机。她哥马上就娶媳妇了,娘说,家里有个大件,有面子。

        剩余的钱,也被娘要走统一保管,再过几年,她弟也该结婚了。

        徐萍不嫉妒她老板,也不嫉妒组长韩小燕,但,对于原本和她同一步调的李娜,如今却先一步有了自己独立的房子,徐萍心底特别不是滋味。

        徐母从风干鸡上扯下一根鸡腿,塞到女儿手中,安慰:“咳!她虽早搬一年,不还得每月扣钱?你们东家给钱多,也架不住这么扣……再说了,三年后才给房子,谁知道闺女嫁哪里去了,老李家连个儿子都没有,早晚还不是便宜了外人。”

        ……

        徐萍心底的不痛快,并没影响到徐母,她还是走亲访友时,逢人便吹嘘,自家闺女有了大出息,虽没念多少书,可论起赚钱的本事,一丁点也不比大学生少,而且,单位福利特别好,今年还给分房子!

        长庄村邻里百姓确实眼见徐萍去了陵州打工后,她家日子明显好了许多,连村里少有的电视机都买了,乡亲们便知道徐家闺女能赚钱……

        可这分房?

        分城里的房子?吹牛吹大了吧?

        他们只听说过,张大娘家那在国营机械厂当干部的儿子分到城里的房子,人家那是干部,不是寻常人,就徐婶子家里那个做编织工的女娃娃也能分城里的房子?

        这可太扯了!

        张大娘第一个不信:“徐家婆娘知道啥是分房么?她说的话有几回能当真,也就是哄一哄你们不懂得人。老李家那二妮子不是跟小萍在一起上班么?你们咋没听老李家吆喝分房子?”

        “喲!还真没听老李家的说过,最近也没见着李二妮出来走动呐。”

        “张家嫂子,你不是和李家走得近乎么,不如,去他家坐坐,一问不就知道老徐家的是不是吹牛喽!”

        “走!”

        以张大娘打头的四五个婆子媳妇,结队拐进老李家大门。

        院子里中只有李家媳妇在忙着炸鱼、做年货,不说李家闺女,连老李也不在院子中。

        张大娘搬个小板凳一坐,盘上腿开始扯闲篇,唠了一会儿,突然问:“你咋还没炸完,我家的昨个就都弄好了,二妮子呢?就你一人在忙活,她不给你搭把手?”

        李母憨实地笑了下,抬手抹了把额角汗珠,笑道:“今年二妮单位分的年货多,多收拾了半天……”

        “嘿,能有多少,还能比我家大贵分得多?”

        张大娘探头探脑,伸进屋里一瞧,顿时没了话:李家方桌上搁着两个大铁盆,里面满满的都是炸带鱼、炸鲅鱼……

        的确比她家多。

        张大娘撇嘴:“嘿哟!弄上这么些,你们吃得下么?”

        李娜母亲炸完最后一盘,没收起来,而是盛出几块,端在众人面前的小木桌上:“你们趁热尝尝……唉,原本的,也不想买这些,我家老李就在集市上称了三斤,没想到,大女婿也给拿了一兜子过来,二妮东家又给发了两箱子,这不就是多了么。”

        “唉呀,这带鱼不错,真肥,比咱在集上买的好吃,嫂子,这是你在哪买的,明年俺们也去买。”

        其中一位媳妇拿了块带鱼尝了两口,的确味鲜肉美,加之刚从油中捞出,趁热吃下去,食物的美味额外放大数倍。

        李母不好意思地搓手:“哪里是买的,这是我家二妮发的。”

        “唉哟!二妮可真有本事,平时没少给你赚钱,连过年发的东西都这么多……”

        李母摆手:“不图闺女什么钱,她们过得好就是了。”

        张大娘不耐烦听这些,瞅准空隙插话,转移话题道:“分这些小东西有什么打紧的,要分呐,就得分大件,像我家大贵,厂里又要给他分房子嘞!”

        “大贵前两年不是分过了么?”

        张大娘:“那回分的小!现在媳妇生了娃娃,住不下,机械厂明年要给他分个大的!”

        “多么大?”

        其他人附和着问。

        张大娘满脸全是骄傲:“有一间卧室,还有一间客厅!还有一个厨房和卫生间嘞,你们见过卫生间不修在院子里,而是在屋里的么?可干净喽,冲水就行……要我说,还是城里人会享受,房子里还能洗澡嘞!用个和莲蓬头一样的东西,叫、叫什么来着……”

        “花洒。”

        李娜母亲在一侧补充。

        有人问:“二妮她娘,你也知道这个?是不是你家二妮也要分房嘞?”

        “听徐家她娘说,萍萍要分房子了,二妮不是跟萍萍在一个厂子上班的么,听说是个女老板自己办的厂,这种也能给咱分城里房子吗?”

        张大娘:“还有这种好事,莫不是给那老板诓了?我儿媳妇就在私人厂子里上班,从没听说有能给房子的,还不是靠我儿子!”

        “可徐家婶子说得跟真的似的,要是真能分,我明年也想去那里打工!”说话的婆子媳妇中,有个年轻的小辈,比单纯来听热闹的妇人们更加关注。

        见张大娘又要吹牛,忙赶在她开口前提高声音,将众人注意力引回李娜母亲身上,眼巴巴地问:

        “婶子,娜娜妹子真分到城里的房子了么?”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76551570/32767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