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笔趣阁 > 八零之炮灰只想搞事业 > 第18章 第18章

第18章 第18章


李老板:“你还挺守时的。”

        “言而有信,生意才能做的长久嘛。”

        宋清宁看了他柜台上剩的最后一个果篮,问:“我退您四元钱,把这个取回,您明天要多少篮?”

        李老板笑道:“它就留这儿,不用拿回去了,省得麻烦!我看这里面的水果还挺新鲜的,接着能卖,明天也还拿五个果篮吧。”

        宋清宁提醒:“我可是只回首当天的果篮,如果您这个篮子今天不退,明天就算卖不掉,也不能回收了。”

        为了打开市场,她才给首批分销商特有的货物回收优惠,但在一开始,就得把规矩给订好了,省得后续被有心人钻了空子,攒上几天货物,一次性要求退给她,挤兑她的本钱。

        宋清宁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流动资金匮乏,她必须小心谨慎,一旦哪个环节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她微薄的资金链断裂。

        “那你拿走吧。”

        李德全想了下,店里此刻也快关门了,决定还是退掉:“钱算在明天的货款里,当做定金。”

        “行。”

        宋清宁回了旅馆,一进门,陈如月就激动地拉着她的手,报喜:

        “唉哟,妹子,你这点子真不错,三个果篮没到中午就卖完了!下午还有人过来问呢,明天你多留几个。”

        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钱,要给宋清宁。为了保险起见,她没敢把货款放在旅馆吧台的抽屉里。

        宋清宁接过货款,从中抽出六块钱,要给陈如月。

        陈如月连连摆手,不太好意的推拒:“我也没干啥,白白动了动嘴皮子,咋好意思赚你六块钱嘞。”

        宋清宁:“这是你应得的。”

        陈如月还要推辞:“我这开旅馆,辛辛苦苦的洗床单、扫地收拾屋子,一天下来,客人不多,也赚不了几块钱……卖这东西,轻松松松的,就坐屋里,赚的比我今天旅馆收益还多呢!”

        宋清宁笑而不语。

        要不咋说,倒爷是八十年代相当赚钱的生意。只是,后世有经商意思的人多了,购买物资渠道也多样化后,这行业才不好干了。

        陈如月:“我也本搭本钱,都是你来回跑着搬货进货的,风吹日晒也辛苦,要不你多拿点?”

        “说好的每篮提成两块,就是两块,一分能不少。”

        宋清宁只拿了约定的十二元,额外分文不取。

        陈如月感激地看着她,眼中隐隐有细光闪动,嘴唇动了动……

        “怎么了?”宋清宁觉得她像是有话要说。

        陈如月咬着下唇,顿了片刻,再抬眸时眼中闪过坚定,她握住宋清宁的手腕,托付:“妹子,有个不情之请,这钱……能不能先放在你那儿……”

        宋清宁瞬间就明白了她的顾虑。

        “我怕,老董看见……都给抢走了。”陈如月不对她男人说代销果篮有这么多提成,她先前都料想不到的事情,量那死鬼也猜不到!

        宋清宁回握住她,道:“行,你放心我,咱们就长期合作!我给你记着账,等攒到一百,我就去银行存到你户头下。”

        “明天留几个果篮?五个够吗?”

        陈如月本想说再多留些,但又怕卖不出去,反而耽误了宋清宁的生意,她也不贪心,能白赚十块钱已经很好了。

        于是点点头应下。

        宋清宁回屋卸货后,洗去奔波一天的灰尘和汗水,收拾一番,又去小餐馆中外带了份小米粥,这才赶去去医院探望于世诚。

        见他恢复的还不错,宋清宁也算放下心来。

        不料,下一秒,就听于世诚说要出院。

        “不行!”宋清宁连连摇头,刚动完手术,第二天就要出院,太早了!

        “丫头啊,我打听过了,有人手术后在医院待两三天就能回家去,镇上村里的卫生所也能输液……”

        于世诚明显是有备而来。

        宋清宁:“那也不行,要听医生的,医生没说能出院,您就安心住着吧。”

        “医生说我恢复的挺好……”

        宋清宁不理会,直接看向坐在一旁的看护,问:“赵叔,刚医生查房时,说他能出院了么?”

        “没有。”

        赵刚摇头,假装没看到于世诚使来的颜色,诚实道:“医生说,最好能住院一周观察。”

        “嗯?看吧,医生说不能出院。”宋清宁做出无奈状。

        她大约猜得到于老爹着急出院的缘由,捏准了他脉门,故作叹息道:

        “我已经交完了一周的住院费,您就算不住,医院也不给退了,只能白白浪费。我知道您想家,可这不是为着您身体嘛,万一回去了感染了呢,咋办?还是听医生的住满一周再说吧。”

        于世诚只得听从。

        在她出门后,赵刚在一旁劝慰:“老哥,你侄女多好,别家都是病号不想走,家人赶着办出院。你在这儿有吃有喝还有人照顾,想啥家啊?”

        于世诚扭过头去,不想说话。

        他哪里是想家,就那破屋烂院,连个人影都没有的宅子有啥可挂想的,这个季节又不下雨,还怕它瘫了不成?

        他分明是怕花钱!

        也不想宋丫头来回奔波,平白添了劳累。沉默了许久,这才说:

        “我还不知道她好?她一个小姑娘来回赶路,还不够辛苦的?瞧她这模样,准是忙活着赶路来的,这么晚了回去也不知道安不安全?”

        “……”

        赵刚突然想起了自家婆娘说的,这家子八成是那小丫头做主。

        他原本还不太信,总觉得年龄不大的小丫头片儿能有多少能耐……可这会子,一听于老哥这话,就知道,他都不清楚自个侄女的动况。

        本不想多说东家的闲话,可又见老于眉目尽是担忧,赵刚纠结了一会儿,还是开口道:

        “老哥,你也别多操心,你那侄女一看就是个有本事、有主意的,你就安心养病罢,以后还有的是福享呢。”

        于世诚哪里放得下心,暗自琢磨着下回和她说,叫她不要每天早晚往这儿跑了……

        宋清宁一大早起来,将昨天分装好的果篮放在三轮车斗里,垫上棉被,用绳子固定牢后给李老板送货。

        留了五个小篮子,李老板出门送她,见她车斗里的还有三个大果篮,问:“你这大的怎么卖?”

        宋清宁说:“十八。”

        “这么贵?”

        李德全一愣,下意识说:“这不比小果篮就多一倍么,怎么贵了两倍?”

        宋清宁笑而不语,伸手又掀开更多铺盖的被子,让老板仔细比对。

        李德全看出门道:“大的里面这水果高档,小的里面还是苹果、梨多。不过,你可以放相同比例的水果,这样不就十来块就够了么?”

        宋清宁暗道这李老板还真是实诚,一心想着给顾客降低价格,她没直接回答他的疑问,而是问:

        “如果在你店里卖这个,十二块一份,对普通顾客来说,就不贵了么?”

        李老板想了想,说:“也还是挺贵的。”

        “你看咱们这儿红糖一块钱一包,白糖两块钱,点心两三块钱,奶粉也就三五块钱,六块钱买果篮还能说物件看起来大,与买奶粉红糖相比也不亏,但十二块钱买其他物品也能买一堆了……对顾客来说,买大果篮实在不算实惠。”

        宋清宁:“这就对了,买大果篮的人讲究的不是实惠。”

        李老板停顿片刻,下一秒便想明白了:“所以,你的意思是,对他们来说十几块差别不大,多几块又或便宜几块实际上是差不多的。”

        宋清宁点了点头:“没错,而且舍得买贵的人不算很多,即便是降几元价格,我们也不见得会多卖,那何必不多赚这几块钱?”

        她没说的是,对这部分顾客,增加吸引力的不是降价,而是让他们买到的东西和别的区别开。

        一眼就能看出的高档、稀有,更能吸引他们掏腰包。

        李老板觉得很有道理,赞赏地看了她一眼,不曾想到这个和他女儿年纪相仿的姑娘竟这般有想法,他又比对了一番大小两种果篮,也越发觉得大果篮精致、美观,更有吸引力,于是,问道:

        “大的给我进货价多少?”

        “十五块。”

        “便宜点。”

        ……

        最终以十三元的价格成交,但宋清宁不保证回收退货,李老板琢磨了一下,只留了一个大果篮。

        他打算,若是真的卖不出,让宋清宁给他两个小篮子,分装成两个小果篮,也不至于亏太多。

        宋清宁又和李老板聊了会周边居民情况,等到快九点时,到了路口那家大副食店。

        一进门,昨日的售货员便将她认出,笑着问候:“早上好。”

        “早,你们老板呢?”

        宋清宁打量了店里一番,只有售货员一人,并没看到按约定要出现在这里的老板。

        售货员声音柔和道:“我们老板送孩子上学去了。”

        “那,昨天你有转告他么?”宋清宁挑眉,这时候路上又没多少小汽车,没听说孩子上学还要接送,这个后世相当普遍的借口在这时很是没有诚意。

        售货员:“有的,我把您的报价也说了。”

        宋清宁也不多做纠缠:“那好,我每天早晨来这附近送货,如果你老板改了主意,可以早晨在医院门口等我。”

        “好的。”

        售货员微笑。

        宋清宁瞧她神色,就能猜到,最近应该见不到她老板了。

        不过,她也不意外,生意本就难以一蹴而就,果篮这种东西贸然出来,不看好的商家自然是不少,等别人看见了能赚钱,自然合作就来了。

        宋清宁带着剩下的十二个果篮到了陵东医院门口,还是昨天的位置。不过据她观测,这边上午来探病的人数多,而下午则相对减少。

        等到下午两点时分,宋清宁带来的果篮已售完,她快速骑着三轮车回宾馆又装了六个小框,给陈如月留了一个,自己将其余的带去了南区医院门口。

        特意选了和李老板副食店相反的方向,开始摆摊。

        当夕阳颜色染红半边天时,她又带来的五个果篮,仅剩下了一个。

        今天没有等到七点半,她提前了两个小时到了李老板的店门口,刚刹住三轮车,就见李老板热情地从屋里迎了出来。

        见她到了,满面容光:“真让你说中了!今中午我把大果篮给卖了,买的顾客连价都没砍,直接拿走,还说里面的水果品相不错,说我懂行!”

        “嘿!我懂啥行,大篮子里的水果有一多半我都没吃过,还有名儿都叫不上来的,我哪儿知道是啥味?不过看人家顾客穿戴很讲究,约莫就像你说的,不差那几块钱。”

        宋清宁倒是没料到,卖掉一个大果篮,李老板能这么激动。

        其实,八十年代末,改革十来年,先富的一批人已经富了,虽然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花半个月的收入去买一篮子水果几乎是不可理解的事,哪怕是对工薪白领来说,十八元,也得是好几天的工资。

        但是,这时候已经有人先富起来了!他们或靠勤劳、或靠敢闯敢干,在绝大多数人还浑浑噩噩的清醒能吃饱肚子时,这批人已经悄然走到了时代的前列。

        每个乡镇尚有万元户,城市中就更不用说了。比如,昨天她遇见的那对母女,人家买果篮就是为了自己吃,而不是送礼……

        显然,李老板就还属于思路没转过弯来的。

        不同于李老板的激动,宋清宁甚至觉得,市场还远远没有打开。她粗略算过奶粉的销量,若换成价位相似的小果篮,那销量还有几倍、甚至十几倍增长的空间!

        只不过,宋清宁并还不敢一下把步子迈大。

        诚如这些店老板的顾虑,水果不比奶粉的一大劣势,就是保鲜期极短,又不易运输,还得防止晒蔫了,磕坏了……

        这间接决定了,果篮的利润必须要比奶粉高不少,才能做得下去。

        如果不是她统一供货,并提供回收,有些老板想绕开她,自己搞果篮生意,单个门店销货有限,相应的,成本将大幅度上升。

        再加上损耗,可就不一定还能赚钱了。

        这也是宋清宁并不担心分销商单飞的缘由。

        毕竟花费不少人力时间,折腾下来,多赚不了几个钱,算上损耗还有可能亏本,这些精明的分销商怎么可能算不明白这笔账?

        是而,当她拉着一车水果回旅馆时,陈如月告诉她,对面杂货铺的秦老板来找过她,还来了两趟的时候,宋清宁丝毫不意外。


  (https://www.xiaoshuo5200.com/xiaoshuo76551570/48411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aoshuo5200.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iaoshuo5200.com